[发明专利]一维珊瑚状NiS/Ni3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2222.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亮;童周禹;刘燕燕;廖子健;陈燕;王荣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3/11 | 分类号: | C01G53/11;C01G39/06;C08G73/06;C09K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26603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珊瑚 nis ni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维珊瑚状NiS/Ni3S4@PPy@MoS2吸波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一维珊瑚状NiS/Ni3S4@PPy@MoS2吸波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还原法制备一维Ni纳米线;原位聚合法以吡咯为单体在Ni纳米线外包覆一层PPy;水热合成法在Ni@PPy纳米线外包覆一层MoS2纳米棒。与此同时Ni作为牺牲模板被硫化成NiS/Ni3S4,制备得到一维珊瑚状NiS/Ni3S4@PPy@MoS2吸波剂,表面形貌新颖且制备过程简单。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所需原料成本低,且整体结构和各材料的组合方式比较新颖,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为一维吸波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维珊瑚状NiS/Ni3S4@PPy@MoS2吸波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磁设备的广泛使用,电磁波辐射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高能电磁辐射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均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千兆赫电磁波产生的干扰无线电波严重影响飞机,基站等之间的通信质量。此外,长时间暴露于千兆赫兹的射频辐射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被破坏并形成其他疾病。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迫切需要高效的电磁波吸收剂。
单一损耗机制的吸波剂不能同时满足阻抗匹配和吸波材料所强调的“薄、轻、宽、强”等要求,这使得多种损耗机制共同作用的复合吸波剂材料受到广泛关注。除材料组成以外,结构的设计也是吸波材料研究中的一大方向。一维结构因其独特的形状各向异性和高的表面体积比,拉大了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传输路径,使得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被充分吸收,增大衰减效果。目前已报道的关于MoS2的吸波文献中,大部分制备的是纳米片状MoS2,纳米片状MoS2的制备方法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于是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而纳米棒状MoS2制备方法较为复杂。极少有关于纳米棒状MoS2的报道。此外,镍硫属化合物在微波吸收领域中的报道也比较少。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已报道的关于MoS2的吸波文献中,大部分制备的是纳米片状MoS2,极少有关于纳米棒状MoS2的报道。此外,镍硫属化合物在微波吸收领域中的报道也比较少。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纳米棒状MoS2制备方法与纳米片状MoS2相比较为复杂,需要用到模板或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且在微波吸收领域,纳米片状MoS2因其独特的花状结构会增强微波损耗能力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纳米棒状MoS2吸波能力的文献较少。此外,镍硫属化合物在微波吸收领域中的报道也比较少。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步骤简单且成本低的制备纳米棒状MoS2的方法,不同与现有技术中的模板法、表面活性剂添加法等,丰富了纳米棒状MoS2的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制备得到了一维镍硫属化合物(NiS/Ni3S4),结构新颖,不同于已报道的球状或无定型状结构,为制备新型镍硫属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且为镍硫属化合物吸波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维珊瑚状NiS/Ni3S4@PPy@MoS2吸波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器
- 下一篇:多斜位乳腺X线图像背景自动去除方法、装置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