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散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1941.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园园;李皓岩;董海良;王晶晶;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84 | 分类号: | D01F6/84;D01F11/08;C08G63/183;C08G63/8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染料 常压 低温 易染超细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改性共聚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制备方法:(1)低温易染改性共聚酯的制备;(2)海岛复合纺丝:将碱溶性聚酯和低温易染改性共聚酯进行预结晶和干燥,随后以碱溶性聚酯作为海部分、低温易染改性共聚酯作为岛部分,经过纺丝、卷绕后制备得到海岛复合纤维;(3)碱溶处理:将海岛复合纤维经碱溶液处理除去海部分,制备得到分散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超细纤维;本发明二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加入破坏了原有PET分子链的规整性,增加了聚酯的非晶区,使得染料分子更容易进入,提高可染性,且在不影响聚酯稳定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聚酯纤维的吸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分散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聚酯纤维是对称的直链大分子结构,排列紧密,且由于共轭体系的存在使得纤维结构刚性较大,因此分散染料只能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上染。为了改善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通常采取化学或者物理改性的方法对聚酯纤维分子结构进行改变,比如向大分子链上引入可接受染料分子的基团、增加非晶区使得染料更加容易进入或者通过添加色母粒着色的方法进行改善。易染聚酯总体分为两大类:阳离子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聚酯(ECDP)和分散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聚酯。阳离子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聚酯,通常通过酯交换的方式向聚酯大分子结构上引入含有磺酸盐结构的第三组份和增加流动性能的第四组分来提高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ECDP纤维、色牢度好、色泽鲜艳,且易工业化生产,但是不易染深色,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亲水易染仿棉复合丝及其制造方法”,其公告号CN110184699A,其公开了一种亲水易染仿棉复合丝,采用两种不同的丝束一对一的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不同的丝束,分别为:FDY采用亲水易染仿棉聚酯纺丝,POY采用亲水易染仿棉聚酯纺丝,所述的亲水易染仿棉聚酯由聚丙二醇、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乙二醇锑、醋酸钴、稳定剂Irganox1010、亚磷酸三苯酯、二氧化钛与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然而采用阳离子低温染色不易染深色,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散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散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1)低温易染改性共聚酯的制备:
(1.1)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
(1.2)在酯化物中加入二元醇和聚酯多元醇,随后进行预缩聚和终缩聚,出料,制备得到低温易染改性共聚酯;
(2)海岛复合纺丝:将碱溶性聚酯和低温易染改性共聚酯进行预结晶和干燥,随后以碱溶性聚酯作为海部分、低温易染改性共聚酯作为岛部分,经过纺丝、卷绕后制备得到海岛复合纤维;
(3)碱溶处理:将海岛复合纤维经碱溶液处理除去海部分,制备得到分散染料常压低温易染超细纤维。
本发明中,在低温易染改性共聚酯制备时,首先采用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进行初步酯化得到酯化物,随后,在酯化物中加入了二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混合物进行缩聚反应,其中,二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加入破坏了原有PET分子链的规整性,同时,增加了聚酯的非晶区,使得染料分子更容易进入,同时,引入的聚酯多元醇为柔性链段,在不影响聚酯稳定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聚酯纤维的吸水性能,最后,通过海岛复合纺丝和碱溶处理,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不但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油性能,同时制成织物后也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乙二醇和二元醇对对苯二甲酸的醇酸比为1.2-1.6。
作为优选,步骤(1.1)中酯化反应为在225-235℃、0.1-0.3Mpa压力下酯化反应1.5-2.5h,控制酯化率8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转换器及具有其的插座
- 下一篇:报警装置、盖体及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