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数控汽车扭杆成型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78821.1 | 申请日: | 202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12 | 分类号: | B21D7/12;B21D43/02;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数控 汽车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数控汽车扭杆成型机,由原材料吊装架、上料台、搬运移送装置、多组折弯成型装置、取出输送装置、数控柜组成。原材料吊装架位于设备入口处上方,上料台位于原材料吊装架的下端,上料台入口处是一个倾斜升降台,连接一个旋转上料装置,旋转上料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接料装置。搬运移送装置包括原材料装入和产品取出两组,下端至少附有一组夹具;多组折弯成型装置由数个折弯成型装置组成,每组折弯成型装置由一个中央夹紧装置和两侧各一个折弯装置组成。取出输送装置位于多组折弯成型装置之后。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多组材料同时折弯成型。本实发明从上料到成型取出一系列工序的全自动操作,有上料快速方便,一次成型数量多,工装模具价格低廉、换型简单;一机通用的特点。实现了扭杆生产自动化,生产快速稳定,在保证生产品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生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了以往扭杆成型机模具设计周期长,通用性不足,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涉及用于汽车配件加工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全自动数控汽车扭杆成型机,该设备的结构为:成捆的扭杆棒材从原材料架自动逐根投入,搬运移送装置将数根材料放置于多组折弯成型装置上,多组折弯成型装置同时对数根原材料进行折弯成型,实现一机通用,同时拥有生产速度快,换型高效快捷的特点。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所应用的扭杆制造一般是人工折弯,也有通过自行设计的成型机折弯的。人工折弯只适用小批量的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现有的成型机结构效为复杂,一般为专用器具,即一种规格的产品只能用一台成型机,成型机主要采用气动、液压、机械传动等综合动作,成型机设计开发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模具调整困难,不能一次成型,且一次只能生产一个产品,效率低下,通用性不强,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差,不适用大批量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一机通用,生产效率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全自动数控汽车扭杆成型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数控汽车扭杆成型机,包括原材料吊装架、上料台、搬运移送装置、多组折弯成型装置、取出输送装置、数控柜。所述原材料吊装架位于设备入口处上方,所述数控柜位于其下方;所述上料台位于所述原材料吊装架的下端,入口处是一个倾斜升降台;所述倾斜升降台连接一个旋转上料装置,所述旋转上料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上有多个V型托架;所述搬运移送装置分为原材料装入和产品取出两组,下端至少附有一组夹具用于夹取工件;所述多组折弯成型装置由数个折弯成型装置组成,每组折弯成型装置由一个中央夹紧装置和两侧各一个折弯装置组成;所述取出输送装置位于多组折弯成型装置之后。
优选地,所述原材料吊装架位于设备入口处上方处,配有行车装置,可以前后移动。所述数控柜表面设置有电脑和按键。
优选地,所述上料台包括一个所述倾斜升降台,该升降台用于放置等待折弯成型的棒材,并可在气缸的驱动下倾斜,使棒材可以滑落到所述旋转上料装置上;所述旋转上料装置为一圆筒状装置,每旋转一圈能输送一根棒材;所述多个接料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接料装置,该接料装置两侧设有居中定位装置,该接料装置由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机构驱动。
优选地,所述搬运移送装置,分为原材料装入和产品取出两组,每组搬运移送装置为一套由伺服电机驱动,能水平和竖直移动的十字滑台组成,在竖直方向滑台的下端,分别按一定规定的间隔距离设置多组夹具,用于夹取工件。
优选地,所述多组折弯成型装置,由多组折弯成型装置组成,每组折弯成型装置由两侧折弯臂和中央夹紧装置构成,折弯臂由伺服电机与油缸组合而成,上附有折弯模具,每侧的折弯臂可以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在材料的轴向运动;中央夹紧装置则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夹紧材料,并由伺服电机驱动中央夹紧装置的旋转;所述的多组折弯成型装置按一定规定的间隔距离排列。
优选地,所述中央夹紧装置内置有液压油缸,连接有外部液压装置,并通过齿轮齿条机构驱动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