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逻辑层Agent的模拟仿真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77412.X | 申请日: | 202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贾国辉;谢伟;黄健;张友根;王敏;程永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逻辑 agent 模拟 仿真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仿真系统技术领域,为一种基于双逻辑层Agent的模拟仿真系统及方法,包括情报获取单元Agent、情报处理单元Agent、决策控制单元Agent、末端作战单元Agent、信息网络Agent模型和战场环境及兵力生成Agent。利用Agent的建模思想,通过建立系统单元Agent模型,模拟系统单元的功能及行为特征,并利用多Agent的系统交互技术,模拟出系统各单元之间的交互行为。从Agent种类上更加细化,不仅仅针对作战指挥的信息流程,增加了对情报获取和处理的单元仿真部分,可以实现作战仿真业务逻辑层的三类主要信息流仿真:情报信息流、指挥控制信息流、协同信息流,这样可以更完整支撑作战信息环路的模拟和仿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仿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逻辑层Agent的模拟仿真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是指依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信息时代对抗要求系统单元及关系能够动态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即系统结构具有自适应性演化的特性。其次,系统结构由系统单元和单元关系组成,每个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Agent,除具有通常的业务处理和独立运行功能外,还具备感知系统运行状态、与其他单元交互等功能,因此非常适于利用Agent的建模思想,通过建立系统单元Agent模型,模拟系统单元的功能及行为特征。
例如文献《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兵棋推演模型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兵器推演仿真结构。包括普通战兵力智能体(soliderAgent)、作战指挥智能体(chiefAgent)、战场环境智能体(battleFieldAgent)。可见Agent类型比较少,而且结构比较简单,对于实际作战场景的仿真精度不够。文献《多Agent的作战模拟体仿真体系结构》中提出了一种作战模拟的仿真结构。包括信息处理Agent、平台Agent、作战Agent、综合通信Agent和指挥控制Agent,构成单逻辑层次状结构。可见该结构为对指挥控制Agent和作战Agent按照业务功能进行细化分类,仅仅考虑的作战指挥行动的仿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逻辑层Agent的模拟仿真系统及方法,解决了以上所述的实际作战场景的仿真精度低且分类少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逻辑层Agent的模拟仿真系统,包括:情报获取单元Agent、情报处理单元Agent、决策控制单元Agent、末端作战单元Agent、信息网络Agent模型和战场环境及兵力生成Agent;各Agent之间构成双逻辑层的仿真结构,包括业务逻辑层和网络逻辑层;
所述情报获取单元Agent用于通过感知器采集和预处理战场目标的客观状态,通过处理器的探测模型决定是否发现目标,对发现的目标模拟生成目标情况,通过感知器中的对外信息交互关系输出目标情况;
所述情报处理单元Agent用于对目标情况进行解包和格式转换后,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设计的处理规则和融合算法进行综合/融合处理,生成完整、准确、清晰的综合情况,送至效应器;效应器根据对外信息交互关系,发送综合情况;
所述决策控制单元Agent接受所述综合情况,处理器根据预设的规则库和数据库进行态势判断和筹划计划,生成计划和命令;效应器根据指挥控制单元关系,将对抗计划和命令等信息发送给上/下级决策控制单元或末端作战单元;
所述末端作战单元Agent用于根据感知器判断自身状态和接收指挥命令;利用处理器进行打击判断和打击效果评估,形成打击结果发送至战场环境Agent模型;
所述信息网络Agent模型用于模拟情况、态势和指令信息在广域通信网中并发、多跳的传输过程,基于通信网传输能力和信息传输量因素产生信息传输时延的效果;
所述战场环境及兵力生成Agent用于模拟产生战场自然环境和兵力活动数据,通过信息系统形成相应的对抗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形成“战场环境-感知-决策-控制-行动-战场环境”的仿真实验闭环,对系统结构的效能/对抗效能进行仿真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