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只对孔壁进行金属化和电镀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5320.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6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宇;宋金月;于跃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中(天津)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2 | 分类号: | H05K3/42;H05K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马云云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金属化 电镀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只对孔壁进行金属化和电镀的方法,在覆铜箔板上涂覆一种疏孔金属化活性物质的材料,用以掩蔽板面,钻孔后,仅活化孔壁,并只直接电镀或先化学镀再电镀孔壁至需要的厚度。本发明采用的材料有疏孔金属化活性物质的性能,掩蔽板面,只在孔壁上沉积金属,容易控制镀层厚度,金属化孔质量更好,电路板能更好地满足电气要求,可以制造更精细的导电图案,降低成本,环境友好。本发明适合各种电路板大批量生产,也适合电路板样品及小批量、多品种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制作工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只对孔壁进行金属化和电镀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电子产品无所不在。电子产品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电路板,它是各个元器件间的电气连接通道,决定着各自的电气参数和电气逻辑关系;同时,它又是各个元器件的安装和固定载体,是产品的骨架。其中,电气连接通道由导电图案和金属化孔实现,元件安装固定的质量与阻焊图案质量及焊接区的可焊性密切相关,电路板的主要生产过程也是围绕导电图案、金属化孔、阻焊图案及焊接区的可焊性展开。然而,传统制电路板方法,制造导电图形、阻焊图案均靠图形转移完成,制造金属化孔需要用基材铜箔陪镀,本质上都是间接技术,不能满足电子技术对图形精密度和孔质量的要求。
空间上,可以把电路板上的电气连接分成两组: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即通常称之为导电图案的部分,处于各层平面之上,用于实现X、Y方向上的连接;垂直方向上的连接,由金属化孔实现,Z向上穿过绝缘层和导电层,用于实现导电图案层层间的电气互连。传统的电路板制造技术,制造水平方向上的导电图案,以减成法为主,即:去掉覆铜箔板上多余的铜箔,用留下的铜箔作为导电图形,作为包括导线、焊盘等有电气连接功能的结构体;制造垂直方向上的层层间的电气互连,以加成法为主,即:向孔内的孔壁上添加导电材料,用导电的孔筒穿过水平方向的金属层实现电气互连。
作为电气连接链路上的重要环节,在制造电路板过程中,理应能够分别控制X、Y方向上导电图形和Z方向上孔壁导电层的厚度,使整个电气通道达到产品的电气要求,特别是要能独立控制孔壁上的导电层厚度,不让其成为连接链路上的薄弱环节。但是,通用的电路板技术中,孔壁铜厚控制与线路铜厚控制相互干涉,不得不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这是影响电路板电气性能和可靠性的难题之一。
孔金属化,一般采用化学方法。先用化学镀,或其它手段在绝缘的孔壁上沉积薄导电材料层;以此薄层为基础,作为起始导电层,再用电镀方法沉积导电金属到需要的厚度,使穿过金属层的孔具备可靠的层层间电气互连指标。基于不同的孔金属化技术,衍生出了不同的工艺路线,包括掩孔法,图形电镀蚀刻法等。两种工艺路线各有优缺点,其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图形电镀蚀刻法,通称反镀法,是制作印制板的经典工艺路线,如图13所示。开料后的制程从步骤(b)钻孔、步骤(c)孔金属化开始,用化学镀或直接电镀方法在孔壁上形成起始导电层,在步骤(d)中用电镀方法继续在孔壁和板面上沉积金属铜至一定厚度后,进行图形转移,通过步骤(e)贴光敏膜、步骤(f)曝光、步骤(g)显影,把非线路部分的铜箔先用一层有机材料薄层,称为抗镀剂,掩蔽起来,而把线路部分,包括导线、焊盘、孔壁等表面裸露出来。这样,需要去除部分的金属铜表面被掩蔽,在电镀过程中不与药液接触,不再继续沉积金属;需要保留的部分,包括导线、焊盘、孔壁表面暴露在外,在步骤(h)电镀时与药液接触,继续电镀铜,然后步骤(i)电镀耐蚀刻金属,比如锡、锡铅合金、镍和金等。随后,在步骤(j)去除有机材料掩蔽层,把非线路部分的铜箔裸露出来,使之在步骤(k)蚀刻过程中与蚀刻剂反应,被氧化后溶入药液后从板面上消失,而导线、焊盘、孔壁等线路部分的表面因为有金属抗蚀剂遮蔽,不与蚀刻剂接触,被保留在板材上,形成需要的导电图形。最后,要在电路板的非焊接区制造阻焊图案,在焊接区域上涂覆可焊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中(天津)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中(天津)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