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4285.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5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庆全;郁璟贻;陈亚男;刘群;薄涛;王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地震局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王月松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源地 影响 生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不规则线源影响场的生成,从而能够为实际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线源地震的经纬度坐标数对,生成破裂中心线,依据破裂中心线完成各椭圆地震影响场的合并,最终得到与线源地震相吻合的线源地震影响场。同时还根据破裂中心线完成线上各采样点的选取,在近似直线部分减少采样点的选取,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成线源地震影响场的计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震减灾与地理信息系统交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是群灾之首,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震后第一时间进行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快速评估,及时获取灾情,协助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确定救灾重点区域、部署救援力量、分配救灾任务,提供地震应急科技保障与信息支撑服务十分重要。
在震后2小时内的信息黑箱期,主要根据地震三要素进行灾害损失和影响规模的快速评估。其中,如何较准确地进行地震影响场的快速评估是关键环节。在现有地震影响场快速生成方法中,基本是以震源为点的椭圆衰减模型进行评估计算。但是,实际地震事件表明,规模较大的地震,往往是沿地震断裂的线源破裂往四周衰减,因而评估结果会有很大的误差。我国2008年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就是线源地震。在地震应急初期,采用点源评估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与实际震害结果误差非常大,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力量的部署和救援行动的统筹安排。
因此,亟需一种对线源地震影响场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线源地震影响场的快速评估,对实际抗震救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中心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椭圆影响场计算模块,用于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线源影响场生成模块,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在经典的椭圆衰减模型基础上结合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的特征,得到了线源地震的地震影响场数据,为灾后救援与重建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降低确定线源破裂中心线过程中的采样点的数量,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对线源地震影响场的快速评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过程中长轴和短轴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地震局,未经北京市地震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