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4285.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5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庆全;郁璟贻;陈亚男;刘群;薄涛;王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地震局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王月松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源地 影响 生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所述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其中,当破裂中心线为一条直线时,能够使用直线的两个端点作为采样点;当破裂中心线的形状较为曲折时,采样点的选取需能够反映出破裂中心线的形状;
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根据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的短轴长度确定;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所述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包括:将所述缓冲区域部分的各椭圆地震影响场的同级烈度曲线按照与所述破裂中心线平行的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包括:
根据线源地震的经纬度坐标数对确定破裂中心线,所述经纬度坐标数对的个数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连接所述经纬度坐标数对得到破裂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破裂中心线的形状选取所述采样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各所述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包括:
根据所述采样点对应的模型参数计算所述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参数基于所述采样点所在地理位置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衰减模型包括:
其中,R为距离震中的距离,M为震级,Ia、Ib分别为沿椭圆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烈度值,A1、A2、A3、A4、B1、B2、B3、B4为模型参数。
8.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方法的线源地震影响场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中心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线源地震对应的破裂中心线;
椭圆影响场计算模块,用于选取所述破裂中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以所述采样点为中心,根据椭圆衰减模型生成各所述采样点的椭圆地震影响场,其中,当破裂中心线为一条直线时,能够使用直线的两个端点作为采样点;当破裂中心线的形状较为曲折时,采样点的选取需能够反映出破裂中心线的形状;
线源影响场生成模块,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采样点之间确定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根据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的短轴长度确定;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得到线源地震影响场;
所述依据所述缓冲区域合并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椭圆地震影响场包括:将所述缓冲区域部分的各椭圆地震影响场的同级烈度曲线按照与所述破裂中心线平行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地震局,未经北京市地震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2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