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73857.0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笹林武久;岛田泰之;村西直人;幸川进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H01G4/3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慧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陶瓷 电容器 | ||
1.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具备:层叠体,包含被层叠的多个电介质陶瓷层和多个内部电极层;和外部电极,配设在所述层叠体的给定的位置,使得与所述内部电极层导通,其中,
所述电介质陶瓷层至少包含Ba、Ti以及Mn,
所述内部电极层以及所述外部电极至少包含Ni,
所述层叠体具备:
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在所述电介质陶瓷层和所述内部电极层的层叠方向上相对;
第1侧面以及第2侧面,在宽度方向上相对,所述宽度方向是与所述层叠方向和所述内部电极层向所述层叠体的表面引出的引出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和
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在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长度方向是与所述层叠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
所述外部电极以与所述内部电极层连接的方式分别配设在所述第1端面以及所述第2端面,
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将所述内部电极层相互彼此重叠的区域设为有效部,
将从所述层叠方向夹着所述有效部的区域设为主面外层部,
将从所述宽度方向夹着所述有效部的区域设为侧面外层部,
将从所述长度方向夹着所述有效部的区域设为端面外层部,
在该情况下,
所述端面外层部的电介质陶瓷层中的Mn的基于激光ICP的峰值强度相对于Ti的基于激光ICP的峰值强度之比即Mn/Ti峰值强度比处于所述有效部的所述宽度方向、所述长度方向以及所述层叠方向的中央部的电介质陶瓷层中的Mn的基于激光ICP的峰值强度相对于Ti的基于激光ICP的峰值强度之比即Mn/Ti峰值强度比的2倍以上且15倍以下,
并且,
所述端面外层部的电介质陶瓷层中的Ni的基于TEM-EDX的峰值强度相对于Ti的基于TEM-EDX的峰值强度之比即Ni/Ti峰值强度比处于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中央部的电介质陶瓷层中的Ni的基于TEM-EDX的峰值强度相对于Ti的基于TEM-EDX的峰值强度之比即Ni/Ti峰值强度比的1倍以上且6倍以下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中,
在所述侧面外层部的电介质陶瓷层中包含Si,并且,按Si的基于TEM-EDX的峰值强度相对于Ti的基于TEM-EDX的峰值强度之比即Si/Ti峰值强度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从所述侧面外层部朝向所述有效部逐渐变小的方式包含S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中,
所述外部电极具备:
第1Ni层,形成在所述层叠体的所述第1端面以及所述第2端面;
第2Ni层,配置在所述第1Ni层上;和
Sn层,形成在所述第2Ni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中,
所述内部电极层的厚度为0.4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中,
所述内部电极层的厚度为0.3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中,
所述电介质陶瓷层的厚度为0.6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中,
所述外部电极按25面积%以上且40面积%以下的比例含有构成所述电介质陶瓷层的电介质组成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38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 下一篇: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