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利用该突变体制备3-岩藻糖基乳糖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3518.2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廖迎雪;陈祥松;吴金勇;倪志坚;李忠奎;袁丽霞;孙立洁;姚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5/70;C12N1/21;C12P19/18;C12P19/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基转移酶 突变体 利用 制备 岩藻糖基 乳糖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利用该突变体制备3‑岩藻糖基乳糖的应用。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与SEQID NO:1具有至少90%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且包含以下至少一个或多个位置的突变,所述的突变位点包括SEQ ID NO:1的第46、128、129或132位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对应的位置,突变为在所述的突变位点上发生取代、插入或删除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本发明制备的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在在基因工程化的细胞中合成3‑岩藻糖基乳糖产量可高达10.96g/L,比野生型菌株FutA提高了64.5倍,提升3‑岩藻糖基乳糖产量的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利用该突变体制备3-岩藻糖基乳糖的应用。
背景技术
母乳低聚糖(HMO)是母乳中第三丰富的固体成分(仅次于脂肪和乳糖),含量为5~15g/L,具有调节免疫,帮助大脑发育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有助于婴幼儿成长发育。其中,3-岩藻糖基乳糖(3-FL)也具有许多与健康肠道生态系统相关的益处。但是目前3-FL的产量远低于2'-岩藻糖基乳糖(2'-FL),尽管2'-FL和3-FL都遵循一个共同的途径来生产GDP-L-岩藻糖。
岩藻糖基化是生物体内一类常见的糖基化修饰,在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许多含岩藻糖基的异常糖链结构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人乳中富含岩藻糖基化的寡糖,是重要的益生元,具有增强婴儿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等功能。因此,岩藻糖类寡糖和糖缀合物的合成日益受到科学家和医药公司的重视,岩藻糖基转移酶(FucT)催化糖苷键合成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与化学法相比具有条件温和、产率高、分离纯化等一系列优点,在合成岩藻糖相关的化合物中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提高3-FL的产量和效率,现有许多学者通过基因工程来提高3-FL的产量。例如,韩国专利《발명의명칭α-1,3-푸코실락토오즈의대량생산방법》KR101794971B1;WIPO专利《Method for producing 3-fucosyllactose using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WO2018194411A1;中国专利《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的3-岩藻糖基乳糖的生产方法》CN110662842A;欧洲专利《Production of fucosylated oligosaccharides in Bacillus》EP3751003A1等。基因工程可以提高GDP-L-岩藻糖的积累从而提高3-FL的产量,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有研究表明,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的能力有限,即使GDP-L-岩藻糖的胞内浓度很高,也很难和乳糖结合大量生成3-FL,这可能也是导致3-FL的产量低下的原因。
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是生物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3-FL的必须物质,然而,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1,3-FTs)的工程原理尚不清楚,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FutA)的活性和不溶性表达较低等原因均阻碍了3-FL的生产,降低了3-FL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利用该突变体制备3-岩藻糖基乳糖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所述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0%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且包含以下至少一个或多个位置的突变,所述的突变位点包括SEQ ID NO:1的第46、128、129或132位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对应的位置,所述的突变为在所述的突变位点上发生取代、插入或删除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3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