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化培训大熊猫免疫适应的分子标记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2777.3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炎;杨苗;凌珊珊;沈海波;吴虹林;何鸣;张修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史姣姣 |
地址: | 61138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训 大熊猫 免疫 适应 分子 标记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化培训大熊猫免疫适应的分子标记评估方法,利用适应良好的野化培训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之间显著差异表达的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基因作为Marker,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待测样品中的Marker进行定量检测。从分子生物学层面上评估野化培训大熊猫培训期间的免疫适应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熊猫野化培训免疫适应评估方法,具体涉及野化培训大熊猫免疫适应的分子标记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珍稀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随着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的时机逐步成熟,野化培训与放归工作被提上日程。根据以往经验,圈养的大型兽类个体直接放归野外的存活率低。在放归前对放归动物进行必要的野化培训,恢复其对野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从2003年起正式开始了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与放归项目。在野外建立可监测的野化培训圈,希望能够培训出具有适应野外环境的圈养大熊猫个体,进行野外放归以复壮野生大熊猫小种群或者在大熊猫的历史分布区进行重引入。
野化培训的目的是增加大熊猫对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免疫适应或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由于缺乏培训大熊猫免疫特性的基本信息,缺乏监测手段和评估方法,无法对培训大熊猫免疫健康进行评价和动态监测。虽然野化培训大熊猫也有定期的健康体检,但常规的体检,不但指标少,而且反应的结果也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应个体的免疫状态,因此不能准确评估野化培训大熊猫免疫状态及其动态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评估野化培训大熊猫的免疫适应状态,提供了一种野化培训大熊猫免疫适应的分子标记评估方法,从分子生物学层面上评估野化培训大熊猫培训期间的免疫适应情况。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化培训大熊猫免疫适应的分子标记评估方法,利用适应良好的野化培训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之间显著差异表达的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基因作为Marker,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待测样品中的Marker进行定量检测。
本发明所述PCR扩增用到的专用引物:
Marker1:正向引物 5’-GTGCAAGGGGACAGACGAAC-3’
反向引物 5’-CTTGAGTGTTTGCAGCCTTGGA-3’;
Marker2:正向引物 5’-GATAGACCCACGACTGCACC-3’
反向引物 5’-GGTCTCGCCTCTTTCACAGG-3’;
Marker3:正向引物 5’-CTGGCTGTTGCTCTCTTGGC-3’
反向引物 5’-ATGGTTTCTGTTTCTCAGCCCTCTT-3’;
Marker4:正向引物 5’-GAAGGTAAAAGTCGGGCCTGG-3’
反向引物 5’-GGCAGTTTTCTGCAGCTACTGTATG-3’
Marker5:正向引物 5’-CTACGACACGTCCACCGACA-3’
反向引物 5’-CCAAAGCCGCTGTTCTGGATG-3’;
Marker6:正向引物 5’-CGAGTCACCTACCAGGGCTA-3’
反向引物 5’-TCCGTGAACTCTGACTCCGT-3’。
本发明所述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的内参基因的引物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