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机械手的自动化电磁铆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2577.8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6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崔俊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24;B21J15/38;F16F15/067;B25J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惟盛赟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8 | 代理人: | 黄敏华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机械手 自动化 电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械手的自动化电磁铆枪,包括机械手和铆枪本体。所述铆枪本体与所述机械手相连,所述铆枪本体包括动力系统和减振系统;所述减振系统包括减振系统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减振系统外壳内的减振活塞、减振弹簧、液压油和活动板,所述减振活塞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振系统外壳和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减振系统外壳、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减振活塞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腔,所述液压油设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所述减振弹簧伸缩方向与所述减振活塞的运动方向垂直。本发明通过采用流动性较好的液压油传递载荷,将轴向冲击力转化为径向冲击力,可以减缓机械手受到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铆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机械手的自动化电磁铆枪。
背景技术
电磁铆接的过程为,电磁储能设备储能后,对电磁铆枪中的线圈进行放电,在相关执行端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进行加载铆接。电磁铆枪在提供快而大的冲击力的同时,对夹持端机械手也会产生巨大的后座冲击力。巨大的后坐力产生的振动不仅会影响铆接工艺的稳定性,而且对夹持端机械手也会产生较大冲击,影响其运动和定位精度,后坐力严重超载时甚至会导致机械手损坏。
公告号为CN104493058A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磁铆枪的减震隔振系统,该电磁铆枪虽然公开了通过将轴向冲击力转化为一定的径向冲击力,以减小后坐力的冲击,但是楔形结构在传递冲击载荷时,刚性冲击振动剧烈,摩擦力较大容易卡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铆枪对机械手会产生较大冲击,虽然有一定的减缓方法但效果不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机械手的自动化电磁铆枪。
为此,所述电磁铆枪包括机械手和铆枪本体,所述铆枪本体与所述机械手相连,所述铆枪本体包括:动力系统,在相关执行端产生冲击力进行加载铆接;减振系统,消除动力系统的后座力对机械手的冲击;
所述减振系统包括减振系统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减振系统外壳内的减振活塞、减振弹簧、液压油和活动板,所述减振活塞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
所述减振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减振系统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减振系统外壳、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减振活塞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腔,所述液压油设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
所述减振弹簧伸缩方向与所述减振活塞的运动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铆枪壳体和放电部;
所述放电部包括放电线圈骨架、以及箍紧于放电线圈骨架外侧的放电线圈;
所述放电部嵌入所述铆枪壳体之中;且所述放电线圈外表面与所述铆枪壳体接触。
优选地,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电磁储能设备,所述电磁储能设备与所述放电线圈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驱动筒,所述驱动筒置于所述放电线圈内部,所述放电线圈长度大于所述驱动筒长度。
优选地,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铆枪冲头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分别与铆枪冲头和铆枪壳体连接,用于铆枪冲头复位。
优选地,所述铆枪冲头与所述驱动筒连接。
优选地,所述铆枪壳体远离驱动筒的一端设有圆筒,所述铆枪冲头尾部置于所述圆筒之中,所述圆筒靠近驱动筒的一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圆筒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置于所述圆筒之中,且与所述铆枪冲头尾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减振弹簧包括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所述活动板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减振弹簧与第一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二减振弹簧与第二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减振弹簧与第二减振弹簧沿减振活塞的轴线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