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体生产周期的预估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1778.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杨俊;韩永红;丘佳倩;蓝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30/00 | 分类号: | G16B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国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1 | 代理人: | 葛红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 生产 周期 预估 方法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体生产周期的预估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需要插入载体的基因序列的序列信息;S2、判断基因序列的长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当基因序列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时,载体的生产周期为第一时间,当基因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执行步骤S3;S3、计算基因序列的长度与第一设定值的差值;S4、判断基因序列的长度是否大于第二设定值,当基因序列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设定值时,载体的生产周期为第二时间,当基因序列的长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执行步骤S5;S5、判断基因序列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当基因序列不符合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时,载体的生产周期为第三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体构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载体生产周期的预估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载体的极大市场需求。目前载体都是通过Gateway,Gibson,退火连接等构建方法把一个载体分解成不同的步骤,然后把完成这些步骤的所有周期加起来就是这个载体的构建周期。但是因为载体种类很多、基因毒性、序列的复杂程度、载体拼接的效率等不同,导致很难实现载体生成周期的预估,影响了技术人员对载体的构建周期的时间安排和规划,存在改进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载体生产周期的预估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可以准确估算出载体生产周期,方便技术人员对载体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载体生产周期的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需要插入载体的基因序列的序列信息;S2、判断所述基因序列的长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当所述基因序列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所述载体的生产周期为第一时间,当所述基因序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执行步骤S3;S3、计算所述基因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设定值的差值,所述差值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差值n每增加1KB,所述载体的生产周期在所述第一时间的基础上增加第一时间段,所述载体的生产周期为第二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为所述第一时间与n个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和;S4、判断所述基因序列的长度是否大于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当所述基因序列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所述载体的生产周期为第二时间,当所述基因序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执行步骤S5;S5、判断所述基因序列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当所述基因序列不符合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载体的生产周期为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为在所述第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第二时间段,当所述基因序列符合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所述载体的生产周期为在所述第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不超过两个所述第二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基因序列中GC含量大于设定比例,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基因序列中存在重复序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载体生产周期的预估方法,通过对插入载体的基因序列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基因序列的长度、GC含量、是否存在重复序列等特征进行综合判断,进而估算出载体生产周期的具体时间,便于技术人员对于载体生产周期内其他操作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整体提高载体生产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重复序列包括:连续超过15个单一碱基的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重复序列还包括:多个碱基段连续重复8次以上的序列,每个所述碱基段包括2-10个碱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重复序列还包括:连续30个及30个以上的不同碱基出现超过两次及两次以上的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S6、判断所述载体的培养温度是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若所述培养温度处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则所述载体的生产周期为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或所述第三时间,若所述培养温度低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则所述载体的生产周期在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基础上增加第三时间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云舟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