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过滤亲和吸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超微因子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459.5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美瑞禾健康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4 | 分类号: | B01D61/14;B01D15/10;B01L3/00;B01D36/04;C07K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杜立军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上深沟***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过滤 亲和 吸附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因子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过滤亲和吸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超微因子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储存罐,第一蠕动泵,超临界过滤装置,第二储存罐,第二蠕动泵以及亲和吸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样本溶液预处理;外泌体的提取纯化并破碎外泌体,破碎外泌体溶液与非外泌体溶液混合,将置于第一储存罐;经超临界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溶液经亲和吸附装置吸附洗脱后得超微因子溶液。制备的超微因子应用于超微因子相关的生物制品的制备。本发明可用于大规模超微因子的制备,可用于各种样本来源超微因子的提取,既可以去除样本中颗粒较大的非超微因子物质,又可最大程度的对其提取浓缩,适合大规模超微因子的生产制备。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一种超临界过滤亲和吸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超微因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超微因子是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活细胞分泌的,分子量小于5KD的活性成分。其来源非常广泛,包括组织液、培养液、体细胞、干细胞及经诱导分化的细胞等。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超微因子、微生物超微因子、干细胞超微因子、体液超微因子、组织液超微因子、体细胞超微因子等。
超微因子包含了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脂肽、脂质、磷脂,microRNA及各种调控细胞代谢的因子等1000多种活性成分,可参与调控各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功能一,穿越生物屏障,超微因子的分子量小于5KD,能够穿越皮肤、生物膜(如血脑屏障等)及细胞屏障,深入组织及细胞核内部发挥生物功能。功能二,调节氧化应激反应,超微因子中含有谷胱甘肽等小分子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SOD的活性,改善氧化与抗氧化失衡的状态。功能三,抗炎反应,超微因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等)的活性,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防止炎症因子对细胞或组织的损伤。功能四,促进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超微因子可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通路,增强细胞代谢,进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因此,超微因子可以应用在医美类产品,促进伤口愈合的敷料,缓解哮喘及急性呼吸窘迫症的喷雾及其他生物制品。
目前常用的超微因子提取方法主要是超滤法,但该方法只限于在实验室提取,不适合超微因子的大规模工业化的制备。因此,为了加速超微因子相关生物制品的转化,急须一种操作简单,样本处理量大、可重复好且适合大规模GMP级制备超微因子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过滤亲和吸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超微因子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样本量小、重复性差,不能用于大规模GMP级制备超微因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制备超微因子的超临界过滤亲和吸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储存罐,第一蠕动泵,超临界过滤装置,第二储存罐,第二蠕动泵,亲和吸附装置;
其中,第一储存罐的出口经第一蠕动泵与超临界过滤装置的入口相连;超临界过滤装置的出口与储存罐入口相连;过滤后的液体出口与第二储存罐的第一入口相连;第二储存罐的出口经第二蠕动泵与亲和吸附系统相连;亲和吸附装置分别连接开关K2和开关K1,所述开关K2与第二储存罐的第二入口相连,所述开关K1与体系外相连。
进一步的,超临界过滤装置内置超临界过滤膜,膜孔径为1KD-10KD;亲和吸附装置内置亲和吸附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应用超临界过滤亲和吸附系统制备超微因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样本溶液进行预处理;
步骤二,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溶液进行外泌体的提取纯化,得到外泌体溶液和非外泌体溶液,将所得外泌体溶液进行破碎处理,得外泌体破碎溶液,将外泌体破碎溶液和非外泌体溶液混合后置于第一储存罐;
步骤三,第一储存罐的液体经第一蠕动泵过超临界过滤装置浓缩循环过滤后,小分子溶液进入第二储存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美瑞禾健康科技(辽宁)有限公司,未经京美瑞禾健康科技(辽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