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C烧结体、加热器以及SiC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0099.7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大友惠;长友大朗;高桥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75 | 分类号: | C04B35/575;C04B35/584;H05B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c 烧结 加热器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SiC烧结体,所述烧结体含有氮原子,所述烧结体的最大体积电阻率Rmax与所述烧结体的平均体积电阻率Rave之比即Rmax/Rave为1.5以下,且所述烧结体的最小体积电阻率Rmin与所述平均体积电阻率Rave之比即Rmin/Rave为0.7以上,所述烧结体的相对密度为98%以上。
本发明申请是基于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PCT申请号为PCT/JP2018/026170、主题为“SiC烧结体、加热器以及SiC烧结体的制造方法”的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发明申请递交的分案申请,中国发明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80019061.9,申请日为2018年7月11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烧结体、加热器以及SiC烧结体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7年7月12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36186号以及2018年6月28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123595号主张优选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形成碳化硅(SiC)粉末后烧结而得的SiC烧结体。由于SiC烧结体的耐热性、耐热冲击性、耐蚀性、高温强度特性优异,因此被用于许多领域中。另外,耐热冲击性是指不易在急剧的温度变化(热冲击)中损坏的性质。并且,高温强度特性是指在高温区域中的强度。
并且,由于SiC烧结体显示导电性,因此也被广泛用作电阻发热体。为了改善电阻发热体的发热特性,已进行着眼于SiC烧结体的比电阻值的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控制碳化硅烧结体的比电阻值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中,首先,将碳化硅烧结体的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α-SiC粉末、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β-SiC粉末、及通过等离子体CVD法气相合成的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SiC超微粉末,以期望的比例进行混合而得到SiC混合粉末。接着,通过对所得的SiC混合粉末进行加热烧结,能够在约1.0×10-3~1.0×102Ω·cm的宽范围内控制碳化硅烧结体的比电阻值。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制造时容易进行电阻控制且相对密度为90%以上的导电性SiC烧结体的制造方法。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制造方法中,将平均粒径2μm以下的SiC粉末和烧结助剂的混合物进行成型而成为成型体,在包含30~90体积%的氮气的惰性环境气体中,在2100~2300℃的温度条件下对所述成型体进行加热烧结。作为该烧结助剂,使用B、B4C、BN等B化合物,以及炭黑或酚酫树脂等碳源。由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得到具有比电阻值为10Ω·cm以下且相对密度为90%以上的特性的导电性SiC烧结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554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614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但是,对于通过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SiC烧结体,有时其体积电阻率会根据测量位置而有很大变化。例如,当使用体积电阻率根据测量位置而有很大变化的SiC烧结体来制作发热体时,有时在高温区域中流过发热体的电流值会变得不均匀,并且面内温度会变得不均匀。
并且,对于通过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SiC烧结体,要求其密度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0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