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血液样品中多种抗风湿药物的方法、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9540.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冯振;景叶松;弭兆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G01N30/14;G01N30/7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宋海海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大正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血液 样品 多种 风湿 药物 方法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血液样品中多种抗风湿药物的方法、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能够同时检测阿司匹林、水杨酸及羟氯喹等三种药物成分,在检测过程中,通过进一步优化前处理过程,从而有效稳定阿司匹林的结构及破坏水解相关的酯酶,防止降解,以此确保水杨酸及羟氯喹含量测定的稳定性、准确性,同时配套相应检测试剂盒,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通量高、成本低,有效实时监测人体内抗风湿药物的血药水平,对临床用药提供充分依据、指导,易于临床推广及普及。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血液样品中多种抗风湿药物的方法、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可以由感染、免疫、内分泌、代谢、遗传、肿瘤、退化及地理环境等因素所致。风湿性疾病可以是系统性,也可以为局限性的,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丧失耐受,产生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是致病的主要机理,由此带来的病理改变包括炎症性及非炎症性病变。
风湿性疾病作为一类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用药治疗,如何使得药效/疗效最大化,药物毒性、器官损伤最小化,是需要首要考虑的,也是本方法中开发的抗风湿药物监测的意义所在。目前抗风湿药物最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如羟氯喹。
阿司匹林可以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催化前列腺素、抗血小板聚集,达到控制关节肿痛和消炎的目的,但研究发现使用中会出现阿司匹林抵抗,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阿司匹林在经人体吸收后会迅速降解,产生水杨酸,然后失去部分抗血小板的作用,因此在血药检测时,考虑到阿司匹林抵抗,因此有必要同时检测阿司匹林与其代谢产物水杨酸。
羟氯喹作为一类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不良反应小且可逆,早期患者耐受好,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降低致炎物质的产生,弥补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皮质激素类药无法改变疾病进程的缺点,可与其他同类药物以及非甾体药物安全地联合应用,临床上也通常应用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和至少一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对风湿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改善病情的抗炎药如果确认可以缓解或控制病情,则应该持续服用,如果停用导致复发,再次服用就会无法保证能够控制疾病。也因此本方法将羟氯喹这种改善病情的抗炎药纳入检测的方法中,以期为临床的联合用药,提供全面的药物监测,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血液样品中多种抗风湿药物的方法、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能够同时检测阿司匹林、水杨酸及羟氯喹等三种药物成分,在检测过程中,通过进一步优化前处理过程,从而有效稳定阿司匹林的结构及破坏水解相关的酯酶,防止降解,以此确保水杨酸及羟氯喹含量测定的稳定性、准确性,同时配套相应检测试剂盒,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同时检测血液样品中多种抗风湿药物的方法,所述抗风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水杨酸和羟氯喹,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测血液样品进行前处理后进行HPLC-MS/MS检测。
其中,所述前处理过程包括:
向待测血液样品中加入含内标的0.5~2%(优选为1%)甲酸的甲醇或乙腈溶液,沉淀蛋白后过滤得上清液,以含0.05~0.2%(优选为0.1%)甲酸的10~30%(优选为20%,v/v)甲醇或乙腈水溶液稀释上清液,混匀后得上机样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