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钎组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7526.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邬全兵;李小龙;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4;B65G47/2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亚菲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钎 组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钎组网装置,钢钎组网装置包括第一上料区、第二上料区、第三上料区、第一组装区以及第二组装区。其中,第一上料区用于向第一组装区供应排列好的第一卡扣,第一组装区用于将第一卡扣安装至钢钎架的钢钎上并将该钢钎架输送至第二组装区上。第二上料区用于向第二组装区提供排列好的第二卡扣,第三上料区用于向第二组装区供应排列好的钢筋网片;第二组装区用于将钢筋网片以及第二卡扣组装至钢钎架上。上述钢钎组网装置实现了钢筋网笼的自动化组装,降低了人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钎组网装置。
背景技术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是以砂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加入水泥、石灰、石膏、铝粉等物质,经配料计量、浇注、搅拌等工序制造而成的多孔混凝土制品。
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过程中,需要在板材内加入钢筋网笼以加强其结构稳定性,即将单片的钢筋网片组合成为钢筋网笼后,再将钢筋网笼挂在钢钎架上,最后通过钢钎架将钢筋网笼插入浇筑模箱中等待浇注。将单片的钢筋网片组合成为钢筋网笼的连接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卡扣连接,一种是用金属片焊接。目前,卡扣组网方式都是由人工完成,且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钢筋网笼在组网时,由人工手动调整网笼定位尺寸,再将钢钎架的钢钎插入卡扣的定位孔中进行组网。人工操作过程动作次数多、费时费力、组网效率低,降低了整个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降低人力劳动,合理安排组网工序问题提供一种钢钎组网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钢钎组网装置,包括:
第一组装区,所述第一组装区用于将第一卡扣安装至钢钎架上并将所述钢钎架输送至下一工位;
第二组装区,所述第二组装区设置在所述第一组装区旁并与所述第一组装区连接,所述第二组装区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组装区输送的所述钢钎架并将钢筋网片以及第二卡扣组装至钢钎架上。
上述钢钎组网装置通过第一组装区与第二组装区双工位对钢筋网笼进行组装,能合理安排组网工序,并且由于第一组装区与第二组装区彼此独立,在第二组装区组装钢筋网片与第二卡扣时,第一组装区可同步进行第一卡扣的组装,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装区设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二组装区设有相对的第二入口以及第三入口,所述钢钎组网装置还包括:
第一上料区,所述第一上料区与所述第一入口对接,所述第一上料区用于向第一组装区提供所述第一卡扣;
第二上料区,所述第二上料区与所述第二入口对接,所述第二上料区用于向所述第二组装区提供所述第二卡扣;以及,
第三上料区,所述第三上料区与所述第三入口对接,所述第三上料区用于向所述第二组装区提供所述钢筋网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装区包括用于驱动钢钎架移动的第一横移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横移机构下方的第一抬升机构;
所述第一上料区包括用于容纳第一卡扣的第一模具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模具驱动至所述第一抬升机构上的第一输送机构;
所述第二组装区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钢钎架移动的第二横移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横移机构下方的第二抬升机构,所述第二横移机构与所述第一横移机构对接;
所述第二上料区包括用于容纳第二卡扣的第二模具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模具驱动至所述第二抬升机构上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
所述第三上料区包括用于容纳钢筋网片的第三模具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三模具运送到第二抬升机构上的第三输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