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3035.4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四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昌华铜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B21C23/00;B21C23/20;B21C25/02;B21C23/21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黄江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6 kv 电缆 紫铜 接管 制备 工艺 | ||
1.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技术资料,确定连接管的结构设计思路;
S2、进行计算机的2D/3D模拟可行性分析,采购设备材料和制备模具;
S3、采用棒料对设备材料进行剪切下料;
S4、下料后的材料进行软化退火工序以及酸洗、润滑的工序处理;
S5、处理后的材料再通过镦粗整形工序、挤压通孔工序以及冲连皮工序获得毛坯件;
S6、将毛坯件放置到制备模具中;
S7、制备模具的上模下行,开始先由导柱与导套、导柱与导套进行导向,当凸模开始进入凹模腔时,凸模与凹模也起模口导向作用,凸模向下运动至挤压面,在凸模的压力作用下,开始对凹模的定位坑内的毛坯件进行挤压,至下死点时工件正挤压成形;
S8、成形后,随着上模的回程,凸模离开凹模,而工件则留在凹模上,由压机上的顶出装置带动推杆运动,使顶料杆将工件顶出凹模;
S9、取走工件后,再将毛坯件放在凹模的定位坑内,依此反复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设备材料采用有色金属的纯铜T2,设备材料退火状态下的屈服强度s为220-240MPa,伸长率≥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制备模具选用YG20号模具钢,制备模具采用通用模架架构,制备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可进行更换的凸模和凹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采用组合式凸模,由凸模外套和凸模芯棒两部分组成,在损坏一个部件后不用更换整个凸模,组合式凸模利用凸模固定圈和特形螺母紧固在上模座中,并用凸模垫块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采用预应力组合凹模,预应力组合式凹模通过外套对内圈施加预应力,在当凹模损坏后,仅需要更换内圈,预应力的外圈可以继续使用,组合凹模放在凹模垫块上,利用凹模压板紧固在凹模固定圈上,并将凹模固定圈锁紧在下模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挤压通孔工序采用复合挤压的冷挤压方式,复合挤压的方式使得毛坯件的挤压力会降低,模具寿命增加,同时金属流动变形有序,易于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毛坯件位于制备模具上凹模中的定位坑内,方便凸模进行冷挤压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在凸模的压力作用下,对凹模的定位坑内的毛坯件进行挤压的冷挤压方式为反向挤压,反向挤压的冷挤压方式用于降低凸模在卸件过程中发生断裂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凸模的使用寿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KV电缆紫铜连接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采用的复合挤压和反向挤压的冷挤压方式均使用六肘杆机构进行冷挤压,六肘杆机构仅在曲柄连杆机构上增加了两个构件,增加了机构工作特性的可变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昌华铜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昌华铜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0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