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分离工艺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8870.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安;王坤朋;邓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诚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9/00 | 分类号: | B01D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白玉娜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分离 工艺 及其 设计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分离工艺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属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分离系统由2台以上分离器组合形成,高温高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200‑480℃,操作压力为5‑22MPa,低温低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30‑100℃,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为1‑5MPa,过渡分离器的操作压力介于高压和低压之间,操作温度介于高温和低温之间,待分离产物逐次经过高温高压分离器、过渡分离器和低温低压分离器以将轻、重组分分开,达到油、气、水相和/或固相的分离。不仅能够提高轻油收率,还能提高循环氢浓度、减少废水携带油造成的损失、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分离工艺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属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油炼制和煤制油行业实现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采用加氢工艺成为必然。无论是重油加氢、油煤浆加氢,还是馏分油加氢工艺,馏分油包括石脑油、煤油、柴油、蜡油,在加工工艺和加氢催化剂确定的条件下,分离系统成为工艺成败的关键点。
分离工艺的作用是将加氢反应器出口的产物实现气、油、水、固相分离,气相中的循环氢循环使用,尾气进入气体处理装置,液相进入分馏系统进行分馏。一般的分离工艺较为简单,通常采用2台分离器,分离效果差,轻油被水或轻烃组分携带走,循环氢浓度低,对加氢反应造成负面影响,对下游气体处理和水处理也带来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加氢工艺分离系统分离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在经过大量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加氢分离工艺,大幅度提升加氢工艺的分离效果。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加氢分离工艺的设计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氢分离工艺,分离系统由2台以上分离器组合形成,所述分离器包括高温高压分离器、低温低压分离器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分离器,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200-480℃,操作压力为5-22MPa,所述低温低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30-100℃,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为1-5MPa,所述过渡分离器的操作压力介于高压和低压之间,操作温度介于高温和低温之间,待分离产物逐次经过高温高压分离器、过渡分离器和低温低压分离器以将轻、重组分分开,达到油、气、水相和/或固相的分离。
所述分离器由5台分离器组合,分别为高温高压分离器、中温高压分离器、低温高压分离器;高温低压分离器和低温低压分离器;
所述中温高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150-450℃,操作压力为5-22MPa;所述低温高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30-100℃,操作压力为5-22MPa;所述高温低压分离器操作温度为200-480℃,操作压力为1-5MPa。
组合分离器的使用流程为:最后一级反应器出口的反应产物进入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器,高温高压分离器上部分离出的气相经冷却至后,进入所述中温高压分离器,液相或液固两相经液位控制阀调节后进入所述高温低压分离器;所述中温高压分离器上部分离出的气相经冷却后进入所述低温高压分离器,液相经液位控制阀调节后进入所述高温低压分离器;所述低温高压分离器上部分离出的气相作为循环氢使用,下部的液相经液位控制阀调节后进入所述低温低压分离器;所述高温低压分离器上部分离出的气相经冷却后进入所述低温低压分离器,液相经液位控制阀调节后送出;所述低温低压分离器上部气相作为尾气出分离器进入气体处理装置,下部液相送出分离器,集液包里的废水去废水处理装置。
对中温高压分离器和高温低压分离器出口的气相进行喷脱盐水,以防止碳酸氢铵和硫化铵等铵盐在低温下结晶沉积在管壁引起堵塞。
所述高温高压分离器的停留时间为0.5-30分钟;所述中温高压分离器的停留时间为0.5-30分钟;所述低温高压分离器的停留时间为0.5-30分钟;所述高温低压分离器的停留时间为0.5-30分钟;所述低温低压分离器的停留时间为3-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诚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诚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型风电机组最佳功率追踪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镭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