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洛替尼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8832.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付丙月;王金虎;吴伟山;段崇刚;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0;G01N30/32;G01N30/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洛替尼 原料药 残留 溶剂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尼洛替尼原料药中的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为:(1)制备待检测残留溶剂对照品溶液;(2)制备供试品溶液;(3)检测样品,利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经程序升温,顶空进样方式,最后按外标法计算,同时检测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7种有机溶剂。本发明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尼洛替尼原料的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洛替尼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按照外标法检测尼洛替尼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的含量,属于药物分析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尼洛替尼,是一种氨基嘧啶衍生物,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的第二代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伊马替尼相比,能更加有效和选择性地抑制BCR-ABL1的未突变形式和大多数突变形式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用于对既往治疗(包括伊马替尼治疗)耐药与不耐受的Ph+CML慢性期(CML-CP)和CML急性期(CML-AP)患者的治疗。
本发明针对尼洛替尼原料药合成工艺中用到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等,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准确测定原料中溶剂的残留量,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尼洛替尼原料药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迅速、准确地检测尼洛替尼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该方法的优点:1、操作简单,实用性强,;2、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分离度好,可对原料中各杂质进行有效的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尼洛替尼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取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适量,精密称定,置于100ml量瓶,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分别约为500、500、500、60、29、500、89u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精密称取尼洛替尼500mg,置一10ml顶空瓶中,精密量取N,N-二甲基甲酰胺5ml加入,密封,轻轻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3)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经程序升温,顶空进样,检测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记录图谱,按外标法计算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残留溶剂含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中,采用聚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起始温度为30℃~50℃,进样口温度180℃~230℃,检测温度200℃~250℃,载气为惰性气体,流速1.0~3.0ml/min,分流比5~20:1。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中,色谱柱为Agilent DB-624(30m×0.32mm,1.8μm);起始温度优选30℃~40℃,最优值为30℃;进样口温度优选200℃~210℃,最优值为200℃;检测温度优选200℃~220℃,最优值为200℃;载气为N2;流速优选2.0ml/min~3.0ml/min,最优值为3.0ml/min;分流比优选10~15:1,最优值为5:1。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的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气相色谱条件适用于尼洛替尼原料药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测,可快速准确的检测出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苯7种残留溶剂含量。
2、本发明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以充分满足工业化生产中尼洛替尼原料药有机溶剂残留测定的要求,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空白溶剂气相色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省药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