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板材连续成型装置及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8537.8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海;李传学;黎辉;张杰;陈林;赵海超;王平;吴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曹宇杰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板材 连续 成型 装置 工艺 | ||
1.一种金属板材连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独立设有成型机构一(100)、成型机构二(200)、成型机构三(300)、成型机构四(400)、成型机构五(500)以及成型机构六(600);
成型机构一(100)设有成型轮组一(110),成型轮组一(110)两侧设有摩擦轮组一(120),成型轮组一(110)用于将板材中部辊压形成等腰梯形结构,两端的摩擦轮组一(120)用于对板材提供摩擦力驱动板材移动;
成型机构二(200)包括成型轮组二(210)和一对边沿成型轮组一(220),边沿成型轮组一(220)设置于成型轮组二(210)的两侧,成型轮组二(210)用于对板材中部的等腰梯形结构进一步定型,边沿成型轮组一(220)用于对板材两边进行辊弯成型,使板材两边的结构为等腰梯形的一半;
成型机构三(300)包括成型轮组三(310)和一对摩擦轮组二(320),摩擦轮组二(320)设于成型轮组三(310)两侧,成型轮组三(310)用于将板材中部的等腰梯形结构进一步辊压成型,使等腰梯形的两腰与底面之间的夹角增大,摩擦轮组二(320)用于对板材提供摩擦力驱动板材移动;
成型机构四(400)包括成型轮组四(410)和一对边沿成型轮组二(420),边沿成型轮组二(420)设于成型轮组四(410)两侧,成型轮组四(410)用于对板材中部的等腰梯形结构进一步定型,边沿成型轮组二(420)用于对板材两边进一步辊弯,使板材两边等腰梯形的腰与底面的夹角增加;
成型机构五(500)包括一对摩擦轮组三(510),摩擦轮组三(510)之间设有成型模组(520),成型模组(520)包括上辊模组(530)和下辊模组(540),上辊模组(530)沿板材输送方向设有两列转动的外定型轮(531),下辊模组(540)沿板材输送方向设有一列转动的内定型轮(541),内定型轮(541)沿板材输送方向呈左右交错设置,一个内定型轮(541)与一个外定型轮(531)配合,内定型轮(541)与外定型轮(531)分别用于与板材的两面接触,以将板材中部由等腰梯形结构辊压形成燕尾槽结构,摩擦轮组三(510)用于对板材提供摩擦力驱动板材移动;
外定型轮(531)与内定型轮(541)均包括圆盘以及圆锥台,圆盘以及圆锥台为一体成型结构,圆锥台的锥顶朝向圆盘,外定型轮(531)圆锥台的锥底朝下,内定型轮(541)圆锥台的锥底朝上,外定型轮(531)圆锥台的外周用于与等腰梯形或燕尾槽结构的外侧壁接触,圆盘用于与板材的上表面接触;内定型轮(541)圆锥台的外周用于与等腰梯形或燕尾槽结构的内侧壁接触,圆盘用于与板材的底面接触,沿板材的输送方向,外定型轮(531)与内定型轮(541)圆锥台锥顶的角度逐渐减小;
成型机构六(600)包括中部定型模组(610)以及一对边沿定型模组(620),边沿定型模组(620)设于中部定型模组(610)两侧,边沿定型模组(620)与中部定型模组(610)均包括外定型轮(531)以及内定型轮(541),边沿定型模组(620)的外定型轮(531)与内定型轮(541)各设有一列,中部定型模组(610)用于对板材中部的燕尾槽结构进一步定型,边沿定型模组(620)用于将板材两边辊弯形成一半的燕尾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连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轮组一(120)其中至少一个滚轮的边沿具有凸缘(121),凸缘(121)用于与板材的两边沿接触以防止板材走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连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型机构一(100)、成型机构二(200)、成型机构三(300)、成型机构四(400)以及成型机构五(500)均设有相互平行的上转轴(10)和下转轴(20),分别用于安装各个成型轮组、各个摩擦轮组、各个边沿成型轮组,上转轴(10)两端均设置有电机丝杆机构(11),用于上下调节上转轴(10)以适应不同的板材厚度,下转轴(20)均连接有电机(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连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成型机构五(500)的上转轴(10)与下转轴(20)中部均为截断状态,被截断的中部空间用于避让成型模组(520),下转轴(20)的两段均连接有电机(21),摩擦轮组三(510)连接于被截断的上转轴(10)与下转轴(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5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