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磨打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8240.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胜;王定胜;杜敏鹏;卢勇波;应晓伟;胡德亮;宋勇波;陈杰斌;李辉;陈瑞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4B41/04;B24B41/06;B24B49/12;B23K26/36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磨打码装置,涉及工件打磨技术领域;包括若干用以支撑工件的支撑辊、两个用以对工件的端部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位于打磨机构之间的中转夹具、位于支撑辊上方的滑轨、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两个打磨输送夹具、位于支撑辊一侧的出料机构、用以对工件端部进行检验的视觉检验机构、用以对工件的长度进行检验的长度检验机构、用以对工件进行打码的打码机构;两个打磨机构分为用以对工件其中一端进行打磨的第一打磨机构、用以对工件另一端进行打磨的第二打磨机构;所述视觉检验机构和长度检验机构均位于第二打磨机构远离第一打磨机构的一侧。本发明具备打码、测量、打磨多种功能于一身,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件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磨打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长条形的工件往往需要根据长度进行切割,切割好之后的端部需要进行打磨、测量、打码,现有的打磨装置,功能单一,不具备打码和测量的功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10638548.4;名称:打磨装置;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该打磨装置包括:立柱;第一摆臂,套设在立柱上,第一摆臂被适配为能够相对于立柱转动;第二摆臂,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摆臂远离于立柱的一端;打磨组件,打磨组件设置在第二摆臂上。本发明提供的打磨装置,操作简便,技能要求低,打磨动作灵活多变,可显著改善现场打磨作业环境与劳动强度,方便实现高速打磨抛光作业;一方面,通过第一摆臂相对于立柱转动,第二摆臂相对于第一摆臂转动,使得打磨装置的作业角度可调,能够对轨件的飞边进行全面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控制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转动角度,即可控制打磨组件的打磨位置,能够提高飞边及氧化皮打磨处理的精度,提高轨件的质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1552447.4;名称:打磨装置;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属于打磨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砂轮安装架及安装在砂轮安装架上的磨砂轮及电机,电机驱动磨砂轮转动,砂轮安装架插接在底板的插接柱上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管件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固定支架、双向螺纹杆及导向杆;固定支架固定在底板上,导向杆及双向螺纹杆平行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双向螺纹杆包括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夹持臂安装在第一螺纹段上,第二夹持臂安装在第二螺纹段上,且同时套设在导向杆上;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形成待打磨管件的夹持空间,且待打磨管件与磨砂轮的磨砂面相对。本发明提供的打磨装置,能够提高管件端口的打磨效率及打磨效果。
现有技术只具备简单的打磨功能,并不具备打码和测量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打磨打码装置,具备打磨、打码、测量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磨打码装置,包括若干用以支撑工件的支撑辊、两个用以对工件的端部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位于打磨机构之间的中转夹具、位于支撑辊上方的滑轨、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两个打磨输送夹具、位于支撑辊一侧的出料机构、用以对工件端部进行检验的视觉检验机构、用以对工件的长度进行检验的长度检验机构、用以对工件进行打码的打码机构;两个打磨机构分为用以对工件其中一端进行打磨的第一打磨机构、用以对工件另一端进行打磨的第二打磨机构;所述视觉检验机构和长度检验机构均位于第二打磨机构远离第一打磨机构的一侧。
作为优选,视觉检验机构包括视觉系统探头、用以升降视觉系统探头的升降机构。
作为优选,升降机构包括和视觉系统探头螺纹连接的丝杠、用以转动丝杠的电机。
作为优选,长度检验机构包括位于滑轨上方的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靠近打磨机构一端的第一测长臂、固接在第二滑轨另一端的第二测长臂、位于第二滑轨靠近打磨机构一端的磁栅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三屏智能座舱主机系统
- 下一篇:自行车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