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冲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7112.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炜;李晓甫;吴沙;曹志强;黄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2 | 分类号: | B21J15/32;B21J15/42;B21J1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冲铆设备,包括:工作台,具有用于承载水平放置的板材的承载件;平移架,横向跨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沿所述工作台的纵向直线移动;压紧单元,沿横向可移动设于所述平移架上,用以压紧板材;送钉冲铆单元,沿横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平移架上,并与所述压紧单元间隔布置;所述送钉冲铆单元包括工位可切换而可依序进入工作位置的冲孔部和送钉压钉部;所述冲孔部能够在工作位置时相对于所述平移架升降以对所述板材冲孔;所述送钉压钉部能够在工作位置时相对于所述平移架升降以将铆钉送入由冲孔部冲出的孔内,并对铆钉进行冲压。上述各部件能够使得同一工作位置的冲孔、送钉、铆接动作为连续作业,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厢式车板材生产的自动冲铆设备。
背景技术
针对厢式专用货车,其车厢的板材一般是采用铆接的工艺。具体流程为,将多张金属板材拼接在一起,然后在板材接合部位和中间位置加上铝合金的加强筋,通过铆钉实现板材之间的连接从而拼成整张厢式车板材,以具备一定的强度和防水性能。
板材的冲铆一般分为冲孔、送钉、铆接三个步骤。传统的厢式车板材拼板的冲孔铆接工艺,基本是使用半自动的排冲、排铆设备,通过人工辅助定位和转移来进行冲孔、铆接工序,对所有金属板、加强筋分别进行成批的冲孔、塞钉、铆接。故单个工作位置的冲孔、送钉、铆接都是不连续的工序,每次操作都需要对产品进行重复定位,员工作业强度大,耗时长,排铆需要同时对近百个左右的铆钉进行压铆,冲击力大,易出现铆接不良的情况,影响产品外观。上述各工序繁琐复杂且耗时,尤其是人工安装铆钉环节,一般尺寸的厢式车板材整板需要一千颗以上的铆钉,在塞铆钉上浪费了大量的工时,最终的铆接效果还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并且,在切换不同外形尺寸的板材工件时,需要对排冲、排铆设备的模具进行更换调整,换机型导致了工时的增加,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冲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半自动排冲、排铆设备的员工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冲铆设备,用于板材的拼接,包括:工作台,具有用于承载水平放置的板材的承载件;平移架,横向跨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沿所述工作台的纵向直线移动;压紧单元,沿横向可移动设于所述平移架上,用以压紧板材;送钉冲铆单元,沿横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平移架上,并与所述压紧单元间隔布置;所述送钉冲铆单元包括工位可切换而可依序进入工作位置的冲孔部和送钉压钉部;所述冲孔部能够在工作位置时相对于所述平移架升降以对所述板材冲孔;所述送钉压钉部能够在工作位置时相对于所述平移架升降以将铆钉送入由冲孔部冲出的孔内,并对铆钉进行冲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冲孔部包括冲孔上模块和冲孔下模块;所述冲孔上模块和冲孔下模块分列于所述承载件的上下两侧;所述冲孔上模块位于所述冲孔下模块的上方,两者可在所述工作位置时沿高度方向相向或者相背运动;所述送钉压钉部亦包括分列于承载件的上下两侧的送钉压钉上模块和压钉下模块,所述送钉压钉上模块和所述压钉下模块可在所述工作位置时沿高度方向相向或者相背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平移架上设有沿所述工作台的横向延伸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承载件的上方;所述送钉冲铆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冲孔上模块和所述送钉压钉上模块均设于所述滑块上并沿横向间隔布置,并随着所述滑块沿横向依序平移至所述工作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送钉冲铆单元还包括第一驱动油缸;所述第一驱动油缸固定设于所述平移架上,并位于所述滑块的上方;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端沿竖向朝下延伸,该驱动端对应于所述工作位置设置,并能够驱动进入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冲孔上模块或者所述送钉压钉上模块升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冲孔上模块沿竖向可滑动地贯穿所述滑块;所述冲孔上模块穿出所述滑块的上端在工作位置时正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驱动端而由所述驱动端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