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适用于轮胎缺陷检测的可变灰度模板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893.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6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东;高东杨;杨月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34;G06T5/00;G06T5/30;G06T5/50;G06T7/00;G06T7/11;G06T7/136;G06T11/00;G06T1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栋智;董旭东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适用于 轮胎 缺陷 检测 可变 灰度 模板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适用于轮胎缺陷检测的可变灰度模板生成方法,首先,手动在轮胎深度图像上选取字符或标识的矩形ROI,然后,自动对字符或标识区域ROI进行图像处理,建立对应的NCC模板,包括态阈值分割、区域填充、图像形态学闭运算、膨胀,以获取字符或者标志的精确区域,最后,通过使用NCC匹配,自动定位多幅轮胎图片对应的字符与标识区域,并将定位的字符与标识区域图像进行平均,建立平均灰度模板,通过对多幅模板与平均模板的差值建立差值模板,生成适用于轮胎缺陷检测的可变灰度模板,本发明通过多幅图片建立的可变灰度模板用于轮胎缺陷检测时可降低轮胎缺陷检测的误检率,提高了轮胎缺陷检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灰度模板生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轮胎缺陷检测的可变灰度模板生成方法,属于图像识别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每年大约要生产近3亿条轮胎,轮胎的质量将会直接关乎到汽车的安全性和人的生命安全。而轮胎表面的质量则是最直观的评判轮胎质量的指标,对其检测是轮胎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外轮胎的生产厂家其表面缺陷的检测主要还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来完成,人工检测存在着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等缺点,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1] 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局部图像灰度值的算法,结合新型的模板,可变灰度模板因其稳定、高效、准确等的优点在工业检测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2] 。
[1] 王冲.轮胎表面缺陷系统的研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9年。
[2] 刘雨松.高速柔性成像轮胎外观缺陷检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适用于轮胎缺陷检测的可变灰度模板生成方法,通过建立检测目标的可变灰度模板从而实现显著提高轮胎缺陷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大大减少了传统人工检测轮胎缺陷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稳定的适用于轮胎缺陷检测的可变灰度模板生成方法,包括NCC模板建立过程与可变灰度模板自动建立过程,
所述NCC模板建立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1:手动对第一幅图像选取字符区域或标识的ROI;
步骤S2:对ROI进行动态阈值分割;
步骤S3:对阈值分割前景区域进行填充处理,然后进行形态学开运算消除噪声干扰,对开运算结果进行连通域计算以分割单个的字符区域,并对每个字符区域进行形态学膨胀,使其包含字符的部分周边区域;
步骤S4:对每个分割的字符区域对应的原始图像区域建立NCC模板,以用于后续自动根据多幅图像,建立对应字符的可变灰度模板的匹配;
所述可变灰度模板自动建立过程包括:
步骤S5:对多幅图片进行NCC匹配定位字符与标识,并将定位的字符与标识区域图像作为模板之一;
步骤S6:通过对多幅图像的模板进行平均,建立平均灰度模板,并通过对多幅模板与平均模板的差值建立差值模板;
步骤S7:将可变灰度模板用于图像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步骤S1-S3具体为:对激光扫描实时采集的图像进行手动选取字符或标识的ROI,将灰度化后的ROI作为输入图像,将图像作二值化处理进行阈值分割,识别出字符区域或标识的轮廓,进而将所有轮廓绘制为彩色,进行形态学开运算消除噪声干扰,对开运算结果进行连通域计算以分割单个的字符区域,并对每个字符区域进行形态学膨胀,使其包含字符的部分周边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步骤S5中对多幅图片进行NCC匹配定位字符与标识具体为:根据模板大小,对图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在目标图像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移动窗口,计算每移动一个像素之后窗口内像素与模板像素的ncc值,与阈值比较,大于阈值则记录位置,根据得到位置信息,使用黄色竖线标记出模板匹配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