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对机房跳线的智能接线系统及接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367.4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博迪;崔逸群;刘超飞;毕玉冰;王文庆;邓楠轶;高原英;董夏昕;介银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机房 跳线 智能 接线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对机房智能接线系统及接线方法,所述接线系统包括: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三维图像获取模块、设备接口跳线端头类型识别模块、接线夹具模块、跳线端头抓取模块和机器人智能接线模块;所述接线方法包括:S100:获取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的三维图像,设备接口的位置坐标;S200: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设备接口的类型;S300:自动切换此时设备接口对应类型的接线夹具;S400:获取对应类型的跳线端头的位置坐标;S500:根据所得到的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位置坐标,控制机器人的机器臂使用所述对应类型接线夹具进行接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技术人员在机房巨大噪声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可以远程控制机器人进行接线,彻底解决机房的远程调试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自然交互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对机房跳线的智能接线系统及接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技术、图像识别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已经可以通过图像识别与定位进行一些更加复杂和智能的操作。在有毒、有害、枯燥乏味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环境下,机器人可以比人类更有优势地完成工作。
机房由于规模庞大,并且本身就可以通过VPN等手段远程访问,在远程的技术协助和操作下可以完成绝大多数工作。然而,虽然远程可以完成配置和操作,但是由于接线问题,必须由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接线,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本发明带来一种机器人对机房跳线的智能接线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远程对机房跳线进行接线,减轻工作量,并且能够避免技术人员长期处于机房高噪声环境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对机房跳线的智能接线系统及接线方法,避免技术人员在机房嘈杂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可以远程控制机器人进行接线,彻底解决机房的远程调试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对机房跳线的智能接线系统,包括: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三维图像获取模块、设备接口跳线端头类型识别模块、接线夹具模块、跳线端头抓取模块和机器人智能接线模块;
所述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三维图像获取模块由两个三维深度相机组成,分别用于获取设备接口的三维图像信息和跳线端头的三维图像信息,分别生成设备接口的的点云图、深度图和RGB图以及跳线端头的点云图、深度图和RGB图,并且获取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的位置坐标;
所示设备接口跳线端头类型识别模块,用于对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三维图像获取模块生成的RGB图经过图像识别处理,匹配出对应的设备接口类型;
所述接线夹具模块用于抓取跳线端头并根据不同设备接口类型,自动切换与之匹配的接线夹具;
所述跳线端头抓取模块上安装的动力抓手用于搭载接线夹具抓取跳线端头,并可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接线夹具动作;
所述机器人智能接线模块用于控制机器人智能接线,根据所得到的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的位置坐标,通过机器人控制程序,远程控制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移动接线。
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对机房跳线的智能接线系统的智能接线方法,包括:
S100:获取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的三维图像和设备接口的位置坐标;
通过设备接口与跳线端头三维图像获取模块中的两个三维深度相机,分别获取到设备接口的点云图、深度图、RGB图,以及跳线端头的点云图、深度图、RGB图;
根据设备接口的点云图和深度图得到设备接口的位置坐标;
S200: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设备接口的类型;
设备接口跳线端头类型识别模块在得到的设备接口RGB图中,利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算法对设备接口类型进行识别,判断设备接口类型;
S300:自动切换此时设备接口对应类型的接线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