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787.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岚;马玉兰;黄永宏;李梅;许玉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6 | 分类号: | G01N33/576;G01N33/577;G01N33/58;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尹凡华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被有HBsAg单克隆抗体的包被板、底物液、酶标HBsAg多克隆抗体溶液、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浓缩洗涤液和终止液;所述包被板中采用包被缓冲液对HBsAg单克隆抗体进行稀释,所述HBsAg单克隆抗体与包被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500-2500);
所述酶标HBsAg多克隆抗体溶液中采用酶标稀释液对酶标HBsAg多克隆抗体进行稀释,所述酶标HBsAg多克隆抗体与酶标稀释液的体积比为1:(800-1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标HBsAg多克隆抗体为采用碘酸钠-乙二醇法对HBsAg多克隆抗体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缓冲液为1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pH=7.9-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标稀释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所述酶标稀释液的pH=7.3-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洗涤液为含20%NaCl、0.5%KCl和3.0%Tween-20的0.25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0-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止液为1mol/L的H2SO4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液包括底物A液和底物B液;所述底物A液为含0.6g/L过氧化脲的10mmol/L柠檬酸-醋酸钠缓冲液;所述底物B液为含0.042%TMB、0.3%丙酮、4%无水乙醇、0.3g/L EDTA-Na2、3%甘油的10mmol/L柠檬酸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性对照为采用阴性对照稀释液进行稀释后的阴性对照血清,所述阴性对照稀释液为含小牛血清、甘油、叠氮钠和果绿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阴性对照的吸光值≤0.1;
所述阳性对照为采用阳性对照稀释液进行稀释后的阳性对照血清,所述阳性对照稀释液为含小牛血清、甘油、ProClin300和胭脂红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阳性对照的吸光值≥0.8。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包被:将HBsAg单克隆抗体用包被缓冲液稀释后,按95-105μL/孔的用量添加至微孔板的孔内,于18-26℃吸附20-30h,扣干;
(2)封闭:用含0.25%酪蛋白、5%蔗糖、2%液体明胶、0.02%NaN3的10mmol/L、pH为7.3-7.5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封闭液,以140-160μL/孔的用量添加至微孔板的孔内,于18-26℃封闭16-26h;
(3)干燥及封板:弃去封闭液,经干燥处理后密封,制得包被有HBsAg单克隆抗体的包被板;
(4)配置并分装底物液、酶标HBsAg多克隆抗体溶液、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浓缩洗涤液和终止液,经组装,得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
10.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洗涤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作1:25稀释;
S2、取出包被板,加入待测样品50μL/孔,同时设阴、阳性对照及空白对照各2孔,阴、阳性对照孔分别加入相应对照血清50μL,空白对照孔加入100μL洗涤液,混匀;覆盖封板胶后,置37℃避光温育30min;
S3、不洗板,直接每孔内加入50μL酶标HBsAg多克隆抗体溶液,混匀,覆封板胶后,置37℃避光温育30min;
S4、洗板:用洗涤液洗板5次,每次静置1min,扣干;
S5、显色和终止:加底物液,于37℃避光显色10min后,加入终止液50μL/孔;
S6、测定:用酶标仪450mm或450nm/630nm以空白对照孔校零,测各孔吸光值;
S7、结果分析与判定:临界值cut-off=2.1×阴性对照的平均吸光值,当阴性对照的平均吸光值<0.05时,按0.05计算;当待测样品的吸光值<Cut-off,判断为阴性;当待测样品吸光值≥Cut-off,判断为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7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