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的足踝损伤康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51007.0 申请日: 2021-03-08
公开(公告)号: CN112891147A 公开(公告)日: 2021-06-04
发明(设计)人: 刘晓颖;黄贤伟;王宠宁;黄家赞;谢吉轩;朱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 华侨大学
主分类号: A61H1/02 分类号: A61H1/02
代理公司: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张迪
地址: 362000 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生物力学 损伤 康复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的足踝损伤康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正常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足踝弯曲活动以及CT扫描的数据,结合了足踝损伤的足部生物力学分析,建立了足踝损伤患者的初始有限元运动模型;2)在足踝损伤康复装置与足部接触位置划分九个区域;在足踝损伤康复装置上的九个区域内分别加装感应器,启动装置后,加装感应器测出各个区域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参数,并记录不同档位调节后参数的改变,再将此数据作为仿真设置的激励参数,作用在初始有限元运动模型中进行仿真足部应力分析;3)通过仿真足部应力分析,以应力表现为参考对档位进行适当调节,得到修正的激励参数将再次进行生物力学仿真分析,多次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装置,尤其涉及足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在人体完成站立、行走、弹跳等动作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而踝关节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体活动时,因地面不平、姿势不正确或受到过大的外力作用等使踝关节活动范围超出其极限活动范围,造成关节周围组织关节囊、韧带和肌腱等严重损坏,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骨骼创伤之一。为帮助关节活动和促进关节软骨组织的修复,其治疗需要准确的骨骼复位和坚硬的内固定。受伤后患者的踝关节附近会出现瘀血、发肿,治疗早期及时活动和针对性锻炼有助于减轻关节周围的肿胀现象,减少治疗时间。若发生踝关节损伤后不及时治疗,则容易导致踝关节韧带过分松弛,造成关节不稳,引起反复扭伤,演化成踝关节功能性障碍,甚者会丧失正常行走能力。临床实验证明,借助外力辅助的功能康复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关节周围的正常肌力,有效的帮助踝关节损伤康复。由于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人口老龄化影响,踝关节损伤人数增加,但对应医师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为了减轻治疗医师的劳动强度,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踝关节损伤康复锻炼,达到更完美的治疗效果,踝关节康复装置的研发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

踝关节康复装置研究已有多年,国内外各种康复装置屡见不鲜。Yoon等人设计了一个并行的可重构机器人,它可进行大范围的各种锻炼。这个机器人允许脚踝和脚的运动,具有四个自由度,有气动执行器驱动。P.K.Jamwal和他的合作者开发了一种软性平行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它以四块空气人工肌肉作为执行器。该装置为踝关节提供了三个旋转自由度,以在必要的范围里运动和肌肉强化训练。C-M Racu等提出一种低成本,易于制造的康复装置。该装置在确保功能性的同时还具有小尺寸和轻质量。为避免损伤关节,其在电机和机械传动装置之间设有柔顺关节。Michal Olinski等人开发了一种支持人踝关节康复的装置,该装置能测量各种参数,以便诊断人体状态,可进行个性化治疗。

刘更谦等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踝关节康复的3-RSS/S并联机构方案,其具有结构紧凑、惯量小、承载能力较强的优点,且较于其他杆长伸缩型并联机构更易于实现力反馈。李大顺等人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完成主被动康复运动,具有远程转动中心的对称3-RRS并联康复机构。该机构具有三自由度定点转动功能,可以完成踝关节相应的背屈、跖屈、外展、内收康复运动。吴俊鹏等人设计的踝关节康复装置,在踝关节矢状面内对脚踝进行康复锻炼。该装置可实现被动和半被动两种康复模式,康复训练涉及的参数既可以有医生诊断信息后进行设定,又可以在康复锻炼中根据患者的反馈脚踝信息不断进行调整,是损伤踝关节得到更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白杨等人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动力踝足矫形器,采用电动机驱动,在患者行走期间提供踝背屈和足底屈曲辅助,以促进踝关节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的足踝损伤康复方法,大幅减少了人力成本,同时装置可根据患者病况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的足踝损伤康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正常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足踝弯曲活动以及CT扫描的数据,结合了足踝损伤的足部生物力学分析,建立了足踝损伤患者的初始有限元运动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1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