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合轮毂电机铝合金工程车轮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4198.8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肖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昱 |
主分类号: | B60B11/06 | 分类号: | B60B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轮毂 电机 铝合金 工程车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合轮毂电机铝合金工程车轮毂结构,包括用于安装轮胎的第一轮辋部件和第二轮辋部件,所述第一轮辋部件和第二轮辋部件外端都设有外轮缘,二者内端设有与外轮缘相配合的轮缘部件,所述轮缘部件通过卡簧辅助固定,卡簧的用途是用于限定轮缘部件的位置,所述第一轮辋部件上设有用于连接驱动轴的轮辐部件,所述第一轮辋部件和第二轮辋部件之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部件的数量设有若干个,且阵列分布在轮辐部件外侧,本发明针对现有需要进行设计,构建了双轮辋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轮毂的承载能力,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相邻轮辋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调节轮胎宽度的作用,使得行驶更加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配合轮毂电机铝合金工程车轮毂结构。
背景技术
轮毂(Car Rim)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轮圈”或“钢圈”。轮毂很容易沾上污物,如果长时间不清洁,有可能被腐蚀变形,以致产生安全隐患。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轮毂的养护。钢质轮毂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制造工艺简单(一般采用铸造的工艺,例如铝合金轮毂一般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抗金属疲劳的能力很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便宜又结实。但钢质轮毂的缺点也相对比较突出就是外观丑陋(可以说没什么外观可言),重量较大(相同的轮毂钢材质要比铝合金材质重很多),惯性阻力大,散热性也比较差,而且非常容易生锈。合金材质轮毂正好可以弥补这样的问题,较轻的重量,惯性阻力小,制作精度高,在高速转动时的变形小,惯性阻力小,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少了油耗。合金材质的导热性能又是钢的三倍左右,散热性好,对于车辆的制动系,轮胎和制动系统的热衰减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市场上的原厂车的合金轮毂都以铝合金为主,当然很多改装轮毂为了达到一定的特殊要求以及视觉的提升会选择铬、钛等元素作为基本材料。不过,跟钢材质轮毂比起来,合金轮毂的价格要贵出不少,所以往往在很多中低端级别的原厂车中,钢质轮毂会出现在低配车型上,而合金轮毂则是高配车型的标配。
现有的轮毂一般都为单轮胎轮毂,这种轮毂的承载性能不行,针对现有需要现在提供一种双轮辋轮毂,并且这里采用可拆卸设置便于后期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轮毂电机铝合金工程车轮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合轮毂电机铝合金工程车轮毂结构,包括用于安装轮胎的第一轮辋部件和第二轮辋部件,所述第一轮辋部件和第二轮辋部件外端都设有外轮缘,二者内端设有与外轮缘相配合的轮缘部件,所述轮缘部件通过卡簧辅助固定,卡簧的用途是用于限定轮缘部件的位置,所述第一轮辋部件上设有用于连接驱动轴的轮辐部件,所述第一轮辋部件和第二轮辋部件之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部件的数量设有若干个,且阵列分布在轮辐部件外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部件为螺栓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滑动柱,所述滑动柱左端穿过轮辐部件与螺母块连接固定,所述螺母块用于将滑动柱左端锁紧固定,所述第一轮辋部件内端设有一个环状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滑动柱滑动配合的滑动孔,所述滑动柱外端连接呈环状设置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轮辐部件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盘内壁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滑动柱位置相对应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另一端与滑动块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盘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安装槽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可以为电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柱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滑动块位置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伸缩杆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昱,未经肖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