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高密度ITO靶材的离心喷雾造粒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43038.1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唐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01 | 分类号: | C04B35/01;C04B35/622;C04B35/626 |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刁飞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高密度 ito 离心 喷雾 工艺 | ||
1.一种用于制备高密度ITO靶材的离心喷雾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In2O3/SnO2质量比为9:1的比例,称取纯度大于99.99%的In2O3纳米粉末和SnO2纳米粉末,加入去离子水和分散剂,搅拌均匀,得到浆料;
S2、将步骤S1中的所述浆料通过砂磨机球磨10-30min,然后加入粘结剂和消泡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待造粒浆液;
S3、通过风机(13)抽取外界空气,以使空气依次经过滤器(12)、加热器(11)和集气管(19)后通过造粒用的罐体(1)内的布气管(9)排入罐体(1),直至所述罐体(1)内布满温度为130-240℃的热气;将步骤S2中的所述待造粒浆液通过进料管(7)输送,以使所述待造粒浆液通过雾化器(8)雾化后喷入所述罐体(1),雾化后的所述待造粒浆液在所述罐体(1)内与热气接触后,形成造粒粉,并从所述罐体(1)上的出料口(4)离心排出,从而得到所需造粒粉;所述雾化器(8)安装在所述罐体(1)顶部中心,所述进料管(7)与所述雾化器(8)连接,以使所述待造粒浆液雾化后从所述罐体(1)顶部中心向下喷出;所述布气管(9)为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罐体(1)侧壁靠近,所述布气管(9)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布气管(9)分别位于所述罐体(1)内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待造粒浆液雾化后喷入所述罐体(1)过程中,开启所述罐体(1)底部的电机(5),以使电机(5)带动所述罐体(1)内底部的托盘(16)转动,所述托盘(16)转动过程中,所述布气管(9)在所述罐体(1)内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高密度ITO靶材的离心喷雾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6)上开设有用于热气通过的气孔(17),所述罐体(1)内的热气通过出气口(14)向外排出,所述出气口(14)位于所述托盘(16)下方且设置在所述罐体(1)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高密度ITO靶材的离心喷雾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为圆筒状,所述托盘(16)的俯视投影为圆形且直径与所述罐体(1)内径相同,所述托盘(16)顶面的水平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所述出料口(4)位于所述托盘(16)边缘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高密度ITO靶材的离心喷雾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6)顶面固定有沿所述托盘(16)径向方向设置的隔板(18),所述隔板(1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隔板(18)均布在所述托盘(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高密度ITO靶材的离心喷雾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8)上固定有端面凸轮(20),所述端面凸轮(20)中心轴与所述罐体(1)、托盘(16)中心轴重合,所述布气管(9)底部安装有滚轮(93),所述滚轮(93)与所述端面凸轮(20)顶部的轮廓曲线面接触,所述布气管(9)与所述罐体(1)上下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高密度ITO靶材的离心喷雾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9)包括管体(91)和固定块(94);
所述管体(91)上下两端均为封闭端,所述管体(91)包括圆弧侧板(911)和与所述圆弧侧板(911)固定的平面侧板(912),所述平面侧板(912)位于所述圆弧侧板(911)靠近所述罐体(1)内壁一侧,所述圆弧侧板(911)上开设有用于热气排出的通孔(92),所述平面侧板(912)上开设有开口(97),所述集气管(19)与所述布气管(9)通过进气管(10)连接,所述进气管(10)穿过所述罐体(1)侧壁后通过所述开口(97)伸入所述管体(91)内;
所述固定块(94)固定在所述平面侧板(912)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块(94)上固定有第一滑块(99),所述罐体(1)内壁开设有沿所述管体(9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块(99)嵌在所述第一滑槽(15)内且与所述第一滑槽(15)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30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通信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以能量回收的无动力关风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