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缓冲机构及液压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562.1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48 | 分类号: | F16F9/48;F16F9/49;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缓冲 机构 减振器 | ||
本申请涉及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缓冲机构及液压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套筒和缓冲件,缓冲套筒设置于液压减振器的工作缸安装有压缩阀总成的一端,缓冲套筒朝向活塞杆的一端为敞口端。缓冲件与活塞杆相连接,缓冲件与缓冲套筒相适配,使活塞杆能够带动缓冲件进入缓冲套筒内,缓冲件对缓冲套筒起到一定的封堵的作用,使缓冲套筒的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油腔;随着缓冲件继续向缓冲套筒内部运动,缓冲套筒内部油腔的体积被压缩,缓冲套筒内的油液无法及时从缓冲件与缓冲套筒的内壁之间排出,使缓冲套筒内油液的压力升高,从而产生阻碍缓冲件和活塞杆继续做压缩运动的阻力,实现对液压减振器压缩过程中的液压缓冲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缓冲机构及液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中普遍采用液压减振器,减振器在工作过程中,活塞杆在工作缸中上下往复运动,油液通过阀系产生阻尼力,吸收了车辆的振动能量,以保证车辆乘架的舒适性。根据悬架行程设计需要,会在车身与减振器相应位置安装限位块以限定减振器的最大压缩长度;但现有的减振器没有配置液压缓冲装置,在高强度工况下运作时,减振器的活塞杆在压缩过程中会产生猛烈的撞击而发出噪音,严重时甚至会使压缩阀总成损坏,导致减振器失效,影响减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缓冲机构及液压减振器,以对压缩过程中的减振器的活塞杆进行缓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缓冲机构,用于液压减振器;所述液压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套筒和缓冲件;所述缓冲套筒设置于所述液压减振器的工作缸内,且所述缓冲套筒位于所述工作缸设置有压缩阀总成的一端;所述缓冲套筒朝向所述压缩阀总成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缓冲套筒朝向所述液压减振器的活塞杆的一端为敞口端;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接,当所述液压减振器压缩时,所述活塞杆能够带动所述缓冲件进入所述缓冲套筒;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缓冲套筒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连接杆和缓冲环;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缓冲套筒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缓冲套筒延伸,且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的侧壁上形成有安装环槽;所述缓冲环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缓冲环限位安装于所述安装环槽内;所述缓冲环与所述缓冲套筒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环形成有流通槽,所述流通槽沿所述缓冲环的轴向贯穿所述缓冲环。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环的内壁与所述安装环槽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环隙;所述安装环槽的高度大于所述缓冲环的高度,使得所述缓冲环能够在所述安装环槽内滑动,并分别与所述安装环槽的两端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槽远离所述缓冲套筒的一端形成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缓冲环的内径;所述安装环槽朝向所述缓冲套筒的一端形成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缓冲环的内径;所述缓冲环的内部形成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缓冲环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弹片的另一端朝向所第二端部延伸,并能够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片沿所述缓冲环的周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环为开口环,使得所述缓冲环能够胀缩;所述缓冲环的环口形成所述流通槽,且所述环口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所述第一钩部和所述第二钩部相勾连。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套筒的内壁面包括直筒段和靠近所述敞口端的倾斜段,且所述倾斜段由外至内呈渐缩状。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套筒的端盖形成有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压缩阀总成相抵靠;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腿沿所述缓冲套筒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缓冲套筒的侧壁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缓冲套筒的轴向贯穿所述缓冲套筒;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缓冲套筒的周向间隔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压减振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缓冲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皱美白精华液生产系统
- 下一篇:RFID零件认证及处理部件的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