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减振器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8908.6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付舟;张晓婷;郑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B60G13/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振器 保护装置 | ||
一种汽车减振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端有顶板,顶板上侧装第一转环,第一转环内部有第一气囊,第一转环上方设卡管,卡管上下有第三、第二气囊,第二安装板下表面有第一气泵,第一气泵与第二、第三气囊间有第一导管,第三安装板上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顶端有固定板,固定板下表面有电机,电机上侧装转轴,转轴表面有第二转环,第二、第一转环间有皮带,转轴顶端装有第二滑管,第二滑管右侧有第二气泵,第二气泵与第一气囊间有第二导管,第二滑管上端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内部有滑杆,螺旋弹簧有第一滑管,第一滑管外有套环,套环两侧壁有螺杆,螺杆内有夹板,螺杆外套装螺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即平稳性,在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普遍采用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然而,车主通常都是对明显的地方进行观察,例如观察轮胎是否出现异常,在汽车长时间处于驻车的非行驶的状态下,由于车辆自重力原因而会使减振器的弹簧处于长时间压缩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使减振器的减振性能下降,从而会影响车辆行驶时的舒适度。虽然前述因素易被人们忽视,但客观上因减振器上的弹簧长时间处于压缩状态而影响其减振性能,并且严重时只能更换。鉴于前述因素,设计一种汽车减振器保护装置来有效地保护汽车减振器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因长时间驻车而损及减振器的结构体系的弹簧的汽车减振器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侧装有第一转环,所述第一转环内部套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转环上方设有卡管,所述卡管表面上下分别套装有第三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二安装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分别与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之间接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侧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二转环,所述第二转环与第一转环之间套有皮带,所述转轴顶端装有第二滑管,所述第二滑管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与第一气囊之间接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滑管上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内部套有滑杆,所述螺旋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管,所述第一滑管外端固定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两侧壁对称套有螺杆,所述螺杆内端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螺杆外套装有螺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环与顶板之间装有轴承,第一转环为环形结构,第一气囊为环形结构且与第二导管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均为橡胶材料制成且为圆筒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套环为两个半圆形环组成且之间铰接连接,螺杆与套环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滑杆与第二滑管固定连接且与第一滑管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与第二滑管之间铰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