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面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7234.8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叶进红;姜桂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进红 |
主分类号: | D03D15/47 | 分类号: | D03D15/47;D03D15/283;D03D15/50;D03D15/54;D03D15/56;D04B1/16;D04B21/00;D02G3/04;D02G3/32;D06B1/02;D06B23/20;D06B15/00;D01F6/62;D06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中区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涤纶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涤纶面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首先将PET切片清洗干净,烘干后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螺旋挤出机熔融;S2:将混合熔体注入纺丝箱的内部,熔体经过喷丝板喷出形成涤纶长纤维;本发明中储液箱内部的抗菌驱蚊液可以进入上喷液箱和下喷液箱的内部,并经过活塞板的挤压后喷射在涤纶长线和弹性长线的表面,喷射有抗菌驱蚊液的涤纶长线和弹性长线在经过烘干箱时被烘干定型,使得抗菌驱蚊液粘附在涤纶长线和弹性长线的表面形成抗菌纺线,使得涤纶面料也具有抗菌性,防止夏季出汗时由于涤纶面料吸汗性差而导致细菌在皮肤上滋生,同时具有驱蚊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涤纶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涤纶面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从涤纶分子组成来看,它是由短脂肪烃链、酯基、苯环、端醇羟基所构成。涤纶子中除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外,并无其它极性基团,因而涤纶纤维亲水性极差。涤纶分子中约含有46%酯基,酯基在200℃以上时能发生水解、热裂解,遇强碱则皂解,使聚合度降低,100℃以下普通用量的洗涤剂洗衣粉对涤纶无任何影响;涤纶分子中还含有脂肪族烃链,它能使涤纶分子具有一定柔曲性,但由于涤纶分子中还有不能内旋转的苯环,故涤纶大分子基本为刚性分子,分子链易于保持线型。因此,涤纶大分子在这一条件下很容易形成结晶,故涤纶的结晶度和取向性较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涤纶面料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抗紫外线、阻燃、抗菌、驱蚊等等,目前对于涤纶面料的的驱蚊处理,大多数是通过将涤纶面料或者涤纶纤维浸泡在驱蚊液中,然后通过烘干处理所得,这种浸泡的方式将会使得涤纶面料表面粘附过多的驱蚊液,不仅造成驱蚊液的浪费,同时会降低涤纶面料的垂感以及抗皱性;同时在浸泡时需要将制备的驱蚊液一次性全部倒入浸泡池内,如果抗菌驱蚊液没有被充分利用,浸泡池内部剩余的抗菌驱蚊液由于已经受到涤纶面料的污染将不能够再继续使用,进而会造成驱蚊液的浪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涤纶面料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浸泡的方式将会使得涤纶面料表面粘附过多的驱蚊液,不仅造成驱蚊液的浪费,同时会降低涤纶面料的垂感以及抗皱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涤纶面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涤纶面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首先将PET切片清洗干净,烘干后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螺旋挤出机熔融,然后将熔融后的混合熔体通过300目的金属筛网进行除杂;
S2:将混合熔体注入纺丝箱的内部,熔体经过喷丝板喷出形成涤纶长纤维,将涤纶长纤维经风冷后搓捻成涤纶长线,将涤纶长线进行染色、烘干处理后用导丝筒卷绕起来备用;
S3:将涤纶丝表面包裹硅胶层后得到长丝,将长丝置于丙酮溶液中浸泡至涤纶丝完全溶解后取出取出置于清水中浸泡洗涤,得到中空结构且表面具有微孔的弹性长线,再将弹性长线和S2中得到的涤纶长线进行共捻得混纺线,再将混纱线用导丝筒卷绕起来备用;
S4:将10-15份茉莉花、5-8份石竹、3-6份金钟藤以及15-20份薄荷叶加入1-2份的食盐放入盆中拌制5-10min,然后盖上保鲜膜静置30-45min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放入蒸馏塔中进行蒸馏得到植物蒸馏水和植物精油的混合液B;
S5:将S3中的混合液B移入反应罐内,升温至90-95℃,然后加入10-18份的壳聚糖搅拌均匀,再加入25-30份的水溶性树脂以及2-3份柠檬酸持续搅拌30-35min得抗菌驱蚊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进红,未经叶进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阻力止回阀
- 下一篇: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等效激光雷达风速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