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体物料计量混料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6726.5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森森;郑英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5/80 | 分类号: | B01F35/80;B01F35/21;B01F3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文立兴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计量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物料计量混料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计量模块,用于接收原料及排出所需目标重量的物料;计量模块包括计量称重模块和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螺旋下料的伺服下料模块;计量称重模块,用于检测计量模块在排料前的初始静态重量、排料过程的动态重量、排料完成时的结束动态重量以及排料后的结束静态重量值;伺服下料模块,用于当理论动态排料重量快接近排料目标重量时的寸动排料;物料混合模块,用于多个计量模块排出的物料的混合。本发明通过在计量料仓上设置用于排料重量的称重传感器,通过初始静态重量分别与结束动态重量和结束静态重量值的比较,进而通过按配比补料将误差控制在公差范围内,可以实现多种粉体原料的精确、快速下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体物料计量混料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粉体产品的质量与各种原料的混合比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全自动生产过程中准确、低误差的计量至关重要。多个领域当两种或多种物料按照给定比例计量时,多采用按配比计算各种物料的重量。
当前,在采用计量称量传感器采用减重法排料的过程中,一次排料完成后,计量称量传感器的测量值会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是一个动态重量值,但是,由于计量称量传感器所测得的是排料完成时所采集的是瞬间值,该瞬间值相对实际值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进而真实配比与理论配比误差大、一致性差,从而影响混料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物料计量混料系统及其方法,以主要解决上述配比误差大、一致性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粉体物料计量混料系统,包括:
计量模块,用于接收原料及排出所需目标重量的物料;所述计量模块包括计量称重模块和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螺旋下料的伺服下料模块;
计量称重模块,用于检测计量模块在排料前的初始静态重量、排料过程的动态重量、排料完成时的结束动态重量以及排料后的结束静态重量值;
伺服下料模块,用于当所述理论动态排料重量快接近排料目标重量时的寸动排料;
物料混合模块,用于多个所述计量模块排出的物料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混合模块包括混料装置,所述计量模块包括多个计量装置,所述伺服下料模块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计量称重模块包括计量称重传感器,任一所述计量装置包括计量料仓、计量称重传感器和螺旋输送机,所述计量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计量料仓的下侧,所述计量料仓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混料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装置还包括暂存料仓,所述暂存料仓的输出端与所述计量料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暂存料仓上设置有暂存称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料仓内安装有用于实时在线检测粉体松装密度的松装密度测试仪,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伺服电机通过所述松装密度测试仪控制寸动时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螺旋输送轴、输送管道和用于驱动螺旋输送轴寸动输送物料的伺服电机,所述螺旋输送轴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内,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暂存料仓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混料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料仓内安装有搅拌桨,该计量料仓上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桨传动连接。
然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物料计量混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计量称重模块测得计量模块在排料前的初始静态重量和排料过程的动态重量,所述初始静态重量和动态重量的差值为理论动态排料重量,当所述理论动态排料重量快接近排料目标重量时,降低伺服电机转速实现间隔式寸动排料;
S2、通过计量称重模块测得计量模块在排料完成后的结束动态重量,所述初始静态重量和结束动态重量的差值为理论排料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