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562.6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边宗银;高建祥;任杰;吴杰;李春华;胡世杰;刘佳;李虹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3/34;E04G5/04;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重 吊篮 悬吊 系统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挂机构,包括水平臂杆、前固定架、后固定架、上支杆、后置埋板和花篮螺栓,所述水平臂杆长度可调,所述水平臂杆设于花架梁上,且所述水平臂杆与所述花架梁之间垫有木方,所述前固定架和所述后固定架分别位于所述花架梁前后侧,所述前固定架和所述后固定架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水平臂杆底部,所述前固定架贴合于所述花架梁侧壁,所述后固定架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杆,所述顶紧螺杆端部设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能够抵接于所述花架梁侧壁,所述上支杆位于所述花架梁上方,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水平臂杆顶部,所述上支杆顶部设有滑轮,所述水平臂杆的前端连接加强钢丝绳,所述加强钢丝绳绕过所述滑轮后连接于所述水平臂杆的后端,所述后置埋板设于屋面板或者所述花架梁反坎上,所述花篮螺栓一端连接于所述后置埋板、另一端通过拉结钢丝绳连接于所述水平臂杆的后端;
悬吊平台,包括吊篮、提升机和工作钢丝绳,所述工作钢丝绳连接于所述水平臂杆的前端,所述工作钢丝绳垂设,所述吊篮上设置所述提升机,所述提升机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钢丝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臂杆包括外杆和套设于其内的内杆,所述内杆能够相对所述外杆滑动,并通过紧固螺钉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张紧所述加强钢丝绳,使所述水平臂杆的前端上翘3-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架为三角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架和所述水平臂杆之间设有加劲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架上设有通孔,所述顶紧螺杆能够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两侧分别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顶紧螺杆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上设有电器箱,所述电器箱电性连接所述提升机。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无配重式吊篮悬吊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门式脚手架安装平台搭设
门架的组装自左端延伸向右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
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与门架的搭设同步进行,水平加固杆采用扣件与门架在立杆内侧连牢,剪刀撑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外侧连牢;
B、悬挂机构安装
调节水平臂杆长度,将悬挂机构放到混凝土花架梁上,水平臂杆底部与花架梁之间垫木方,防止水平臂杆与混凝土直接接触而损坏水平臂杆,安装上支杆,再将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套入到悬挂机构水平臂杆方管中,调整好后固定架位置,前固定架紧贴花架梁外侧,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分别使用螺杆连接固定在水平臂杆上,后固定架用顶紧螺杆与花架梁主体结构顶紧,将两个螺母焊接在后固定架上,后固定架两边各一个螺母,顶紧螺杆穿过螺母及后固定架通过钢垫板顶在花架梁上,以达到固定悬挂机构的目的;
安装加强钢丝绳,使其从水平臂杆前端吊耳处穿过,并绕经到上支架滑轮,最后固定在水平臂杆后端吊耳的螺旋扣上,调节螺旋扣的螺杆,使加强钢丝绳绷紧,并在安全钢丝绳上安装限位块;
将花篮螺栓一端拉结在结构后置埋板上,后置埋板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反坎或楼板上;
花篮螺栓另外一端通过拉结钢丝绳拉结在水平臂杆后端,旋转花篮螺栓,使其处于绷紧状态;
装夹钢丝绳时,绳夹的数量是4个,U形开口在钢丝绳尾端对侧,且方向一致,这里的前3个绳夹间距距离为50mm至60mm,第3个与第4个绳夹的间距距离为60mm至80mm,安全弯高度保持在40mm左右,最后第4个绳夹后面留出140mm的余量;
垂放钢丝绳时,将钢丝绳自由盘放在楼面,将绳头仔细抽出后沿墙面缓慢向下滑放,钢丝绳放完后应将缠结的绳分开压住,地面多余的钢丝绳仔细盘好扎紧;
C、悬吊平台的安装;
D、提升机、安全锁、电器箱的安装;
E、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5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颈椎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