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冷效的间接空冷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092.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奉仲;陈学宏;邓伟鹏;张晓宇;陈昆;宋卷达;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12;F28F2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间接 空冷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冷效的间接空冷塔,其特征在于:空冷塔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垂直布置在空冷塔进风口外侧的圆周方向上,空冷塔内部,与散热器对应的位置设置消旋延伸板,消旋延伸板包括内消旋延伸板,消旋延伸板竖直设置,消旋延伸板沿着径向间隔排列,消旋延伸板的数量为4至16块的偶数块,在空冷塔内部,内消旋延伸板的一端与空冷塔的散热器相接,若干消旋延伸板贯穿中心位置相互连接或在中心位置断开。实现外部控流向、百叶窗整流向、内部消旋流的作用,因此提高了间接空冷塔的整体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冷效的间接空冷塔。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间接空冷塔应用于我国的电力、化工等领域,特别应用于缺水的地区,其主要用途是利用间接冷却的方式冷却汽轮机排汽,带走潜热热量。空冷系统分为海勒式空冷器系统、哈蒙式空冷系统和直接空冷系统。采用空冷技术是为了节约水资源。空冷发电厂中设置的冷却塔为空冷塔,循环水与空气是通过散热器间接进行热交换的。整个冷却过程处于干的状态。所以空冷塔又称为干式冷却塔。间接空冷系统一般由间冷塔和相关的系统组成。间接空冷单元可以设置在冷却塔的进风口,也可以设置在冷却塔内部。前者冷却单元垂直于地面安装,位于冷却塔的进风口,后者冷却单元水平布置,位于冷却塔内部进风口位置的上部横截面上。
对于冷却单元设置在冷却塔的进风口的间接空冷塔,在冷却塔内部,由于各个冷却部分侧风产生的作用不相同,使得内部产生不稳定的流动,甚至旋流现象。这种旋流现象,会阻塞部分位置的气流从外部的正常进入,从而减少进风量,影响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冷效的间接空冷塔。通过冷却塔结构可改善冷却塔内部和外部的空气动力场,增强冷却塔的通风量,解决冷却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冷效的间接空冷塔,空冷塔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垂直布置在空冷塔进风口外侧的圆周方向上,空冷塔内部,与散热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消旋延伸板,消旋延伸板包括内消旋延伸板,消旋延伸板竖直设置,消旋延伸板沿着径向间隔排列,消旋延伸板的数量为4至16块的偶数块,在空冷塔内部,内消旋延伸板的一端与空冷塔的散热器相接,若干消旋延伸板贯穿中心位置相互连接或在中心位置断开。
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效果在运行时取决于进风量和进风速度的方向。有效进风量越大,冷却效果越好。而有效进风量取决于冷却单元有效进风速度的方向、冷却塔外部流场和冷却塔内部流场。很显然,有效进风速度的方向取决于冷却单元与外界侧风的相对位置。在冷却塔外部,在外界侧风的作用下,冷却塔的迎风面会正常进风,而在侧面产生绕流,减少进风量。在冷却塔背面,可能由于产生穿堂风而出现出流现象,也大幅度减少了冷却塔的进风量。在冷却塔内部,所以由于各个冷却部分侧风产生的作用不相同,使得内部产生不稳定的流动,甚至旋流现象。这种旋流现象,会阻塞部分位置的气流从外部的正常进入,从而减少进风量,影响冷却效果。如图7、图8所示。图7为冷却塔内部由于外界侧风的不同作用,导致的压力分布不均匀。这种不均匀,会导致气流偏转,当外界风速高的时候,这种偏流会形成旋流(旋涡),如图8所示。
消旋延伸板的设置,避免空冷塔内部的空气产生旋流现象,空气从空冷塔的进气口进入后,沿着径向向内,然后向上流动,形成有序的流动风向,更加有利于空冷塔的冷却效果。如图9所示。当设置冷却塔散热器冷却单元内消旋延伸板后,冷却塔内部的压力分布趋向均匀,则可以消除偏流和旋流。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