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4827.9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邓晓军;赵超敏;曲栗;曹晨;郭会;李仁军;朱倩;徐敏;胡旭平;陈武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3/00 | 分类号: | C07D313/00;C07B5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金碎平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同位素标记 玉米 赤霉烯酮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其特征在于,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结构式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稳定同位素13C标记的苯-13C6作为起始原料和稳定同位素的来源,经过硝化反应、硝基还原反应、苯环溴代反应、胺基消去反应、甲氧基化反应、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醛基氧化反应和去甲基化反应得到稳定同位素13C标记的2,4,6-三羟基苯甲酸-苯环-13C6,然后经过羟基羧基的内酯化反应、光延反应上甲基、羟基和三氟甲磺酸酐的酯化反应、施蒂勒反应、羟基氧化成醛基反应、格式反应上乙烯基、羟基TBS保护反应、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羟基脱TBS保护反应、羟基氧化成酮羰基反应、烯烃复分解反应、烯烃选择性还原反应以及脱甲基反应得到稳定同位素13C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苯环-13C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合成步骤为:
S1:将含有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到苯-13C6中,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40~50℃范围内,滴加完成后,升温至60~70℃保持30~50分钟,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
S2:将还原剂分散在甲醇中,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到化合物1和催化剂的甲醇溶液中,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0~5℃范围内,滴加完成后,保持0~5℃反应10~30分钟,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2;
S3:将金属溴化物溶解在过氧化氢中,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到化合物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10~20℃范围内,滴加完成后,保持10~20℃反应10~20小时,得到化合物3;
S4:将亚硝酸钠分成3~5等份,分批加入含有化合物3和硫酸的乙醇溶液中,加入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20~30℃范围内,加入完成后,保持20~30℃反应1~3小时,然后将温度升高到80~100℃,保持10~20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4;
S5:将化合物4、甲醇钠、甲酸甲酯和铜盐的甲醇溶液置于密封管内,通氮气鼓泡除氧20~40分钟,密封后,加热至110~140℃,保持10~20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5;
S6:将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氯氧磷的混合溶液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到化合物5中,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0~5℃范围内,滴加完成后,保持0~5℃反应1~5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6;
S7:将化合物6溶解在甲醇中,加入碱溶液,升高温度至60~70℃,保持10~30分钟,然后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60~70℃范围内,滴加完成后,保持60~70℃反应3~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7;
S8:将化合物7溶解在干燥无水的二氯甲烷中,将无水氯化铝分成3~5等份,分批加入,加入完成后,升高温度至40~50℃,保持10~20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8;
S9:将化合物8溶解在乙二醇二甲醚中,依次加入4-二甲胺吡啶和丙酮,将温度降至0~5℃,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氯化亚砜,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0~5℃范围内,滴加完成后,保持0~5℃反应2~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9;
S10:将化合物9、甲醇和膦试剂溶解在无水溶剂中,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偶氮试剂溶液,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0~5℃范围内,滴加完成后,温度升高至20~30℃,保持3~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0;
S11:将化合物10溶解在吡啶中,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三氟甲磺酸酐,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0~5℃范围内,滴加完成后,保持0~5℃反应3~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1;
S12: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1溶解在干燥无水的N-甲基吡咯烷酮中,依次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氯仿络合物、三(2-呋喃)磷化氢和无水氯化锂,在20~30℃温度下保持10~30分钟,然后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含有(E)-6-三正丁基锡基-5-己烯-1-醇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20~30℃范围内,滴加完成后,升高温度至50~80℃,保持2~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2;
S13: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2溶解在干燥无水的二氯甲烷中,依次加入碘苯二乙酸和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加入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0~5℃范围内,加入完成后,升高温度至20~30℃,保持2~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3,立即进行下一步反应;
S14: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3溶解在干燥无水的四氢呋喃中,温度降至-80~-75℃,然后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乙烯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80~-75℃范围内,滴加完成后,在-80~-75℃温度下保持2~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4;
S15: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4溶解在干燥无水的二氯甲烷中,温度降至0~5℃,加入碱,在0~5℃温度下保持10~30分钟,然后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羟基保护试剂,滴加过程中,控制溶液温度在0~5℃范围内,滴加完成后,升高温度至20~30℃,保持30~60分钟,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5;
S16:氮气保护下,将(S)-(+)-4-戊烯-2-醇溶解在干燥无水的四氢呋喃中,温度降至0~5℃,将氢化钠分成3~5等份,分批加入,加入完成后,升高温度至20~30℃,保持1~3小时,再将温度降至0~5℃,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化合物15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成后,升高温度至20~30℃,保持4~8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6;
S17: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6溶解在干燥无水的四氢呋喃中,温度降至0~5℃,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氟化氢吡啶络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完成后,升高温度至20~30℃,保持10~20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7;
S18: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7溶解在干燥无水的二氯甲烷中,温度降至0~5℃,加入戴斯-马丁氧化剂,加入完成后,升高温度至20~30℃,保持2~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8;
S19: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8溶解在干燥无水的二氯甲烷中,加入Grubbs II代催化剂,加入完成后,升高温度至40~50℃,保持2~6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9;
S20:氮气保护下,将溴化亚铜溶解在干燥无水的四氢呋喃中,温度降至-5~0℃,加入红铝的甲苯溶液,加入完成后,在-5~0℃温度下保持30~60分钟,然后将温度降至-80~-75℃,以1~2滴/秒的速度滴加化合物19的四氢呋喃溶液,在-80~-75℃温度下保持10~30分钟,然后升高温度至-30~-10℃,保持1~3小时,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20;
S21: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20溶解在干燥无水的苯中,温度控制在5~15℃,加入碘化铝的苯溶液,在5~15℃温度下保持30~60分钟,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玉米赤霉烯酮-苯环-13C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8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品质抱罗粉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SNP位点序列特征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