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涨紧轮轴承轮壳装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3856.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恒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0;B07C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杨海宏 |
地址: | 3176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轴 承轮壳 装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涨紧轮轴承轮壳装配机。本涨紧轮轴承轮壳装配机包括工作台和转盘,转盘上分布有至少四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定位模,工作台上还设有轮壳输入机构一、轴承输入机构、轮壳输入机构二和压装机构,轮壳输入机构一、轴承输入机构、轮壳输入机构二和压装机构分别对应沿转盘旋转方向依次分布的其中四个工位;定位模包括固定在转盘上的座体、成型在座体顶壁上的凸环和凸柱,凸柱上端伸出凸环,凸环和凸柱分别匹配轮壳环形槽和轴承内孔;轮壳输入机构一将轮壳环形槽插入凸环,轴承输入机构将轴承套入凸柱,轮壳输入机构二将另一个轮壳倒扣在轴承上端,压装机构使轴承两端分别压入两轮壳内孔。本发明可实现轮壳轴承自动化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涨紧轮装配机,特别是一种涨紧轮轴承轮壳装配机。
背景技术
涨紧轮作为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主要为了支撑皮带,以减少皮带跨度振动。
现有的涨紧轮如申请人之前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涨紧轮(申请号:201821752661.X),包括上臂和套在上臂外的皮带轮壳总成,皮带轮壳总成通过轴承与上臂转动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皮带轮壳总成由对称设置的两轮壳构成,轮壳大致呈圆环状,轮壳内、外两侧均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两延伸边,且两延伸边和轮壳构成环形槽;轮壳套设在轴承外,且轮壳和轴承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连。
实际产品中,为提高轮壳强度,其一般采用冷轧钢制成;装配时,一般先检测轮壳内孔尺寸是否合格,检测合格后,通过设备将轴承一端压入其中一个轮壳内孔中,然后掉头,在将轴承另一端压入另一个轮壳内孔中,上述过程需要反复装夹,而且每次装夹都需要人工配合,操作较为繁琐,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自动化装配的涨紧轮轴承轮壳装配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涨紧轮轴承轮壳装配机,包括工作台和水平设于工作台上的转盘,转盘上分布有至少四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定位模,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还设有轮壳输入机构一、轴承输入机构、轮壳输入机构二和压装机构,轮壳输入机构一、轴承输入机构、轮壳输入机构二和压装机构分别对应沿转盘旋转方向依次分布的其中四个工位;定位模包括固定在转盘上的座体、成型在座体顶壁上的凸环和凸柱,凸环和凸柱分别呈圆环状和圆柱状,凸环和凸柱同轴,凸柱处于凸环内且凸柱上端伸出凸环,凸环和凸柱分别匹配轮壳环形槽和轴承内孔;轮壳输入机构一将轮壳环形槽插入凸环,轴承输入机构将轴承套入凸柱,轮壳输入机构二将另一个轮壳倒扣在轴承上端,压装机构使轴承上下两端分别压入两轮壳内孔。
使用时,轴承和两轮壳自动输入到定位模上,并在压装机构作用下自动完成三者的组装,整个过程可实现完全自动化操作,具有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涨紧轮轴承轮壳装配机中,上述的轮壳输入机构一包括机械手一、送料机构和测量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均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电机和支架,支架上水平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方水平设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圆盘,圆盘侧壁上轴向贯穿有至少三个周向均布的缺口槽,且缺口槽底壁呈与轮壳外侧壁匹配的圆弧面;圆盘外套有与圆盘同轴的圆环,圆环固定在支撑板上,且圆环、支撑板和每个缺口槽之间均形成用于定位轮壳的定位槽,沿圆盘旋转方向依次分布的其中三个定位槽分别为进料工位、检测工位和出料工位,圆环上设有正对进料工位且供轮壳输入对应缺口槽的开口,测量机构用于测量处于检测工位处的轮壳内孔尺寸,机械手一用于将处于出料工位处的轮壳抓取至对应定位模。
实际产品中,开口连接导轨,使轮壳自动送入进料工位;接着电机驱动圆盘转动至检测工位,测量机构对轮壳内孔尺寸进行测量,若合格,圆盘转动至出料工位,并由机械手一进行抓取;若不合格,将不合格的轮壳剔除,轮壳重新进料。
在轮壳输入过程中设置测量机构对轮壳内孔进行尺寸测量,用于剔除不合格的轮壳产品,使后续组装过程顺畅、稳定进行,有利于后续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恒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恒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LED灯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热收缩膜生产用吹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