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弧形弯曲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3530.0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雷军;侯立伟;牛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23 | 分类号: | C03B23/023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逯雪峰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弯曲 玻璃 成型 方法 | ||
一种弧形弯曲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在玻璃进入成型装置前,调弧传动组件根据目标弧度的大小,计算机控制自动调弧至目标半径,然后由变弧提升传动组提升变弧机构端部至一定高度,使变弧机构由展平状态变为一端翘起的弧形状态,并使得压辊与托辊之间形成与目标弧度大小一致的弧形通道,而后玻璃进入该弧形通道内并在一定温度下逐步弯曲成型;在变弧机构输送玻璃的末端衔接卸片机构,通过动力机构调整卸片机构在承接位置和送出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承接位置,卸片机构迎接变弧机构输出的玻璃,在所述从送出位置,卸片机构将弯曲成型的玻璃送至下一个工序。可实现弧形玻璃的热弯生产无模具化,同时具备高产能,低功耗,重复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弧形玻璃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形弯曲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弧形玻璃的热弯成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加热区放置一个或多个与目标弧形一致的模具,玻璃置于模具上,然后加热至玻璃软化,直至玻璃与模具完全贴合,然后加热区开始逐步降至环境温度,之后将玻璃取出;第二类是采用多个模具,玻璃置于模具之上,分别循环运行于加热区域与冷区区和取片区,能实现多工位式的连续生产。这两类工艺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玻璃热弯成型后的产品重复精度低。统一规格的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的模具,模具的制备与储存也是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出一种弧形弯曲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可实现弧形玻璃的热弯生产无模具化,同时具备高产能,低功耗,重复精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弧形弯曲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包括:
将待加工的玻璃经上片区装载上片的步骤;
将装载好的玻璃经加热区加热的步骤;
将加热后的玻璃经过成型装置弯曲成型的步骤;
将弯曲成型后的玻璃经下片区下片的步骤;
所述将加热后的玻璃经过成型装置弯曲成型的步骤中,包括如下:
S1、在玻璃进入成型装置前,调弧传动组件根据目标弧度的大小,计算机控制自动调弧至目标半径,然后由变弧提升传动组提升变弧机构端部至一定高度,使变弧机构由展平状态变为一端翘起的弧形状态,并使得压辊与托辊之间形成与目标弧度大小一致的弧形通道,而后玻璃进入该弧形通道内并在一定温度下逐步弯曲成型;
S2、在变弧机构输送玻璃的末端衔接卸片机构,通过动力机构调整卸片机构在承接位置和送出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承接位置,卸片机构迎接变弧机构输出的玻璃,在所述从送出位置,卸片机构将弯曲成型的玻璃送至下一个工序。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S2步骤中:所述的卸片机构采用柔性传送方式或者刚性传送方式。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S2步骤中:
所述的卸片机构包括柔性翻转卸片机构和翻转卸片机构提升传动组,通过翻转卸片机构提升传动组输出动力使得柔性翻转卸片机构在承接位置和送出位置之间切换;
当变弧机构被提升至目标弧度后,柔性翻转卸片机构的一端随变弧机构抬起,另外一端提升至一定高度,使得柔性翻转卸片机构上表面处于与弧形机构的弧形半径圆的切线位置,此时处于承接位置,辊道将弯曲成型的玻璃送入柔性翻转卸片装置上表面;当玻璃全部处于柔性翻转卸片机构上表面时,调整柔性翻转卸片机构远离变弧机构的一端下降至初始位置,此时处于送出位置,柔性卸片机构将弯曲成型的玻璃送至下一个工序。
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对弯曲成型后的玻璃冷却的冷却单元。
进一步优化,在S1步骤中,通过设置加热元件,使得沿玻璃工艺行进方向,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温度梯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玻璃弯曲成型的过程在一个密闭腔体内完成,在腔体四壁敷设有保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