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ABS复合材质内饰的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677.6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华;洪德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23/08;C08K7/14;B29C45/00;B29B9/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石来杰 |
地址: | 3153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 abs 复合 材质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ABS复合材质内饰的成型工艺。该工艺,包括原料干燥、共混、挤出以及注塑等步骤,通过对相关工艺的革新以及共混时消光剂、抗氧化剂、玻璃纤维、增韧助剂等助剂的添加,使得合金的综合性能突出,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以及较高的韧性,适合于作为汽车内饰材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ABS复合材质内饰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PC-ABS复合材料(也称PC-ABS合金),是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加工制成的热塑性塑料。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加入ABS接枝物、马来酸酐、丙烯酸、胺基等相容剂来增强两种物质的相容性。PC-ABS复合材料由PC相、SAN相及接枝的PB橡胶相组成,微观结构十分复杂。PC-ABS复合材料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包括: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材料的而冲击性、耐温性、抗紫外线性等特性;并且,成本介于PC与ABS之间,又兼顾两者的良好性能,是性价比非常高的塑料材料。因其加工成型性能优异,耐应力开裂性与流动性好,尤其适合于制造壁厚较薄的零件。
然而,PC-ABS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与成型工艺,对其成品性能有显著影响。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509321A公开了一种阻燃PC/ABS合金材料。在该专利中,为解决PC/ABS合金材料的阻燃性问题,其通过对原材组成与含量的改变,使得其所制得的合金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阻燃等级达到V0级别,其余力学性能也得到提升和改善。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604319A公开了一种纳米PC/ABS改性合金的制备方法。在该专利中,为提升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等)同时降低成本,其通过采用用偶联剂处理的纳米粒子作为合金的改性剂参与合金的制备过程,使得所制得的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并且,由于改性剂的作用,还可使得PC在合金中的用量减少,从而产生了降低成本的作用。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4629334A公开了一种增韧、增强、抗老化PC/ABS合金,在该专利中,为提升PC/ABS合金在综合性能,其通过在现有体现中引入第三组成进行共混改性,添加适量MBS、SNA、纳米蒙脱土、抗老化剂等助剂与PC、ABS共混改性,从而提升了所制得的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337015A公开了一种导电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该专利中,为使得PC/ABS合金具有导电性,其通过添加导电炭黑与助剂,使得导电PC/ABS复合材料的韧性提升,抗冲击性能增强,综合性能得以提升。
因此,虽然现有的PC/ABS合金出于各种使用场景的要求,会进行相应的原料或工艺改良以期获得综合性能更佳的复合材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与使用需求的变化,仍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组成或制备工艺,以期满足更为丰富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性能突出,且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较高的韧性的PC-ABS复合材质内饰的成型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PC-ABS复合材质内饰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干燥:PC与ABS原料分别在80-120℃温度下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8-12h,干燥后的原料备用;
共混:将PC树脂与ABS树脂按不同质量比例配料,配料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90:10,80:20,70:30,60:40,50:50;混匀备用;
挤出:将共混后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温度设定为200-260℃;挤出后冷却造粒,后于鼓风干燥箱中80-100℃干燥3-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对金属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仿透明质酸聚氨基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