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质量分析装置、以及成像质量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139.7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8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90;G06K9/62;G06K9/32;G06K9/34;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质量 分析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的成像质量分析装置具备:测量部,分别对设定在目标试样上的测量区域内的多个微小区域执行质量分析;降维处理部,对测量部得到的每个微小区域的质量分析数据进行利用了流形学习的非线性降维法的处理,得到将相当于m/z值的数量的维度降维为三维的每个微小区域的数据;显示颜色确定部,通过在以三维的各维度作为轴并将三原色分别分配至各轴的三维空间中配置与在降维处理部中的降维后的每个微小区域的数据对应的点,分别确定该多个点的颜色;分割图像生成部,通过将具有赋予三维空间内的各点的颜色的像素与该各点所对应的微小区域的测量区域内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在二维上,生成与该测量区域或其中一部分的区域相对应的分割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质量分析装置、以及成像质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的成像质量分析装置搭载有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法的离子源,能够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切片等试样的表面的形态,并在规定的质荷比(严格来说是斜体字的“m/z”,但在此使用惯用名称“质荷比”)范围内对每个设定在试样上的期望的二维区域内的微小区域收集质谱数据。此外,作为成像质量分析的另一种方法,还已知有以下方法:如专利文献2等所公开的那样通过利用被称为激光显微切割的试样采集方法,从设定在试样上的期望的二维区域内的微小区域中分别切出试样片,通过将由各试样片制备的液体试样供给至质量分析装置来获取每个微小区域的质谱数据。
无论用哪种方法,在成像质量分析装置中,通过从针对每个试样上的微小区域得到的质谱数据(以下有时称该数据为“MS成像数据”)中提取例如源自特定的化合物的离子的质荷比中的信号强度值,根据试样上的各微小区域的位置生成配置了该信号强度值的图像,从而能够得到示出该特定的化合物的分布状况的图像(MS成像图像)。
在解析对象化合物为已知的情况下,或者在该化合物本身是未知但感兴趣的分子的质量为已知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通过由用户指定与该化合物或分子对应的质荷比的值,能够使用户所感兴趣的MS成像图像显示。此外,通过使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成像质量分析数据解析软件所搭载的“类似图像提取”功能,例如还能够自动地搜索与感兴趣图像(以染色图像或荧光图像等其它的成像方法得到的图像或某质荷比的MS成像图像)的强度分布类似的质荷比,生成并显示该质荷比的MS成像图像。
另一方面,在应关注的化合物为未知或不明的情况,或者未得到用于自动地搜索而作为参照的图像的情况下,例如需要由操作者(用户)目视确认MS成像图像并检索引起兴趣的图像的作业。然而,通常MS成像图像的数量非常多,因此由操作员逐一目视确认这样的图像非常花费时间和工夫。此外,即使将时间和工夫花费在这样的作业中,也无法完全地避免看漏。因此,难以确保解析的足够可靠性。
对此,通过使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成像质量分析数据解析软件所搭载的“图像分类”功能,能够将大量MS成像图像分类为多个聚类(组)。在这样的自动的图像分类中,能够向用户提供每个聚类的平均图像与该聚类内所包含的质荷比值的信息,因此用户能够参照这些信息来找到引起兴趣的聚类,从而在该聚类中详细地搜索图像。由此,用户搜索图像这样的作业的负担得到一定程度减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3-68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53039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S成像数据解析软件IMAGEREVEAL MS Ver.1.1》,产品目录,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2020年1月初版发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