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普洱速溶茶中茶褐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762.7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明;何敏;丁宇威;徐帅;尹婉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栗华楠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普洱 速溶 茶中茶褐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茶叶成分分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定普洱速溶茶中茶褐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在茶褐素测定之前,首先去除速溶茶中的蛋白质,可以保证蛋白质在低pH条件下和茶褐素共沉淀带来的定量误差,其次通过沉淀前测定速溶茶中的咖啡碱和沉淀后上清液中的咖啡碱含量,可进一步排除低pH条件下咖啡碱和茶褐素络合沉淀中的咖啡碱含量,进一步增加茶褐素定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成分分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定普洱速溶茶中茶褐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褐素(Theabrownin,TB)的概念最早是针对红茶中一类特殊的色素类物质而提出的,是一类非透析性高聚合物,通常认为是由茶黄素、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缩合形成的。普洱茶与红茶茶褐素理化性质、光学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在结构表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谭超,彭春秀,高斌,龚加顺.普洱茶茶褐素类主要组分特征及光谱学性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1051-1056;董春旺,梁高震,安霆,王近近,朱宏凯.红茶感官品质及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模型建立[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306-313.)。目前,普洱茶茶褐素的测定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红茶茶褐素测定方法,即Roberts法。但在普洱速溶茶茶褐素测定中发现,采用Roberts方法茶褐素含量超过100%,说明传统红茶茶褐素测定经验公式不适合普洱茶茶褐素的测定。为进一步准确化普洱速溶茶茶褐素的测定和品质的评价,本发明开发了酸沉淀称重法用于普洱速溶茶茶褐素的测定。
经文献、专利查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普洱速溶茶中茶褐素的测定方法,具体方法流程如下:
(1)取普洱速溶茶1.0g-1.5g,加入到超纯水中,采用savage法去除蛋白质;采用GB/T 21727-2008测定溶液中咖啡碱含量(m1);
(2)去除蛋白后的溶液加入稀酸至溶液pH为1.0-2.5,静置5min-15min,溶液8500rpm-12000rpm离心15min-30min,分别收集沉淀和上清;
(3)沉淀放置于90℃-120℃条件下烘干,称重质量(m2),上清液采用GB/T21727-2008测定溶液中咖啡碱含量(m3);
(4)根据公式m=m2-(m1-m3)计算得到茶褐素含量;
进一步地,步骤(1)中超纯水用量为100mL-250mL,优选100mL-150mL;
进一步地,步骤(2)中加入稀硫酸调节至溶液pH为1.0-2.5,优选1.5-2.0;
进一步地,步骤(2)离心速率为8500rpm-12000rpm,优选10000rpm-11000rpm;
进一步地,步骤(2)离心时间15min-30min,优选20min-25min;
进一步地,步骤(3)沉淀干燥温度为90℃-120℃,优选110℃-115℃。
进一步地,普洱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普洱茶叶加入煮沸饮用水,煮沸浸提0.5h-3h,提取完成后过滤,和/或离心收集提取液;
(2)茶渣中再加入浸提前茶叶质量4-7倍的饮用水,煮沸饮用水煮沸提取1-3次,提取完成后过滤、离心收集提取液,并与步骤(1)的提取液合并得普洱茶提取液;
(3)普洱茶提取液浓缩至提取物含量为25-40%,喷雾干燥得到普洱速溶茶;
进一步地,步骤(1)中茶叶与饮用水的比例为1:8-20(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