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Y型转换柱结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8306.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敏;施新新;高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结构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Y型转换柱结构制作方法,根据Y型转换柱结构的各部件空间位置,通过CAD进行几何形体控制,利用多点坐标值建立配套的水平胎架,以满足异形内翼缘和节点板的装配要求,也保证零件在构件空间位置的准确性。端板通过焊接反变形控制法,减少焊接收缩,确保端板平整度要求。同时,通过全站仪与IN‑ANALY精度分析软件结合的三维精度控制工作覆盖每道装配、焊接工序,及时对偏差零件进行调整纠正,以保证构件的装配、焊接精度。本发明也通过同步装配、控制焊接顺序等合理工艺要求,有效的保证了较小夹角的Y型转换柱的各部分空间位置以及尺寸要求。此外,本发明减少了焊接的难度及工作,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工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杂柱结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Y型转换柱结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提出多功能、综合用途的要求,特别是综合楼,传统大柱网不能同时满足有效空间利用和成本要求,转换层结构的出现很好的解决解决了工程设计的难题,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V型柱式转换结构作为转换层结构的一种新型转换形式, 多用于框架-抗震墙体系和框架-筒体体系,但在V型柱基础上衍生出的Y型转换柱,其特征可能包含十字柱体系、田字柱体系或V柱体系等多个体系的结合运用,却对加工制作要求增加了制作、焊接难度,特别是较小夹角的Y型转换柱。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Y型转换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Y型转换柱结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 先用数控切割机进行本体下料;切割坡口时,要按照图纸的要求,并注意两边同时切割,以减小变形,并矫正平直;
步骤2:设立水平胎架,在水平胎架上通过临时工艺劲板装配、焊接端板和节点板;
步骤3:通过辅助工艺板进行田字结构的两侧内翼缘板与节点板的装配;
步骤4:在水平胎架上,通过辅助工艺板将田字结构的两侧内腹板装配至节点板与内翼缘板间;
步骤5:分步对中腹板、外腹板、小腹板、外翼缘板进行装配、焊接,并增加加劲板和辅助支撑板;
步骤6:装配、焊接端部另一侧的十字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端板进行焊接反变形操作,避免端板与田字结构间焊接收缩造成平面内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通过CAD专用模块对内翼缘板、节点板进行几何分析,建立相应的坐标点,并利用多点坐标值建立配套的水平胎架。这是因为内翼缘板与节点板形成一定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通过CAD分析内翼缘板、节点板获得相对坐标位置,作为零件装配的依据。这是因为内翼缘板为异形板,存在尖角部位,相对位置难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内翼缘板与节点板间、以及所述步骤4中内腹板与节点板、内翼缘板间的焊接坡口,利用钢板间形成的自然坡口,采取外侧角焊缝打底、内侧清根、后填充盖面的焊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内腹板与节点板、内翼缘板的交汇处,形成了类似空腔的缺口,采用内侧先碳刨再焊接的制作工艺,以保证本体全熔透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内腹板带有斜边,要求对其尖角进行少量去除,以消除焊接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通过辅助支撑板对外翼缘板、外腹板进行固定支撑,避免焊接收缩导致截面尺寸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外翼缘板与外腹板、中腹板、内腹板以及端板间需开设相应的抗层状撕裂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健康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喷涂彩钢板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