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潜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836.5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1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炜;李奎东;张炜;张峰;肖佳林;张玉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页岩 水平 井段簇 剩余 潜力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潜力方法,实现对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可采储量的充分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提高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潜力方法,包括:初次压裂:对页岩气水平井进行压裂,并记录过程中数据;重建井筒步骤:对已经经历初次压裂的页岩气水平井进行井筒重建,使重建后的页岩气水平井能重新适应压裂;二次压裂:结合初次压裂的数据分析出剩余可采储量高的位置,再进行压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潜力方法。
背景技术
在页岩气水平井初次压裂之后,经产剖测试分析,部分段簇产气贡献率较小,储量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涉及到对初次压裂之后的页岩气水平井进行筛选进行二次压裂。
CN110130884A,公开了一种气井剩余潜力确定方法,提出了气层累产因子和含气层累产因子,考虑了气井主力层系-气层与非主力层系-含气层对气井能力贡献的差异,实现了气井剩余潜力的定量评价,但是该发明仅为气井二次措施改造选井提供参考,还需要对页岩气水平段剩余的潜力进行充分利用才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CN108222909B,涉及重复压裂选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页岩气井重复压裂选井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页岩气田所有生产井中,选取接近输压井作为重复压裂目标井次;S2.优选页岩气井重复压裂选井评价指标;S3.对单井逐一进行定量化评价指标并优选目标井;S4.结合评判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优选增产潜力较大的井次进行重复压裂;但是该发明仅仅选择出具有潜力的页岩气水平井,工作中还需要对页岩气水平井剩余的潜力进行充分利用。
因此,有针对性的对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提供一种能对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潜力进行充分利用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潜力方法,实现对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可采储量的充分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提高页岩气水平井段簇剩余潜力方法,包括:
初次压裂:页岩气水平井内套入外套管,对页岩气水平井进行压裂,并记录过程中数据;
重建井筒步骤:对已经经历初次压裂的页岩气水平井进行井筒重建,使重建后的页岩气水平井能重新适应压裂;
二次压裂:结合初次压裂的数据分析出剩余可采储量高的位置,再进行压裂。
进一步地,所述重建井筒步骤包括:
井筒处理步骤,采用作业机带磨鞋通井至井底;
压井堵漏步骤,采用堵漏材料进行压井堵漏;
套管布局步骤,工作机连接内套管进入页岩气水平井,使所述内套管覆盖所有射孔段;
固井步骤,对管汇试压,合格后用工作机向内套管注入水泥,使水泥覆盖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环空;
侯凝步骤,断开工作机和内套管之间的连接,工作机离开页岩气水平井,侯凝,实现井筒重建。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压裂包括:
剩余潜力分析步骤:根据初次压裂中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各段簇剩余可采储量;
优化设计步骤:以所述剩余潜力分析的结果为依据,选择各段簇剩余可采储量最高的位置为设计位置;
分段压裂步骤:将桥塞和射孔枪送入页岩气水平井内,至所述设计位置,对每段设计位置分别进行坐封桥塞,射孔枪进行射孔作业,压裂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机为连续油管或修井机。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机和内套管之间通过脱节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其发动机
- 下一篇:深水能源发电站、动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