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压榨高红亮指数的零添加酱油发酵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5059.0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罗雯;郭建;樊君;伍学明;豆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A23L27/2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丽红 |
地址: | 62001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压榨 高红亮 指数 添加 酱油 发酵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压榨高红亮指数的零添加酱油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米曲霉KD11和X44分别制备成菌种;2)将麸皮、豆粕、水按比例混合后灭菌、冷却,将KD11和X44培育的菌种分别接入物料中,分别培养制得种曲;3)将小麦粉、豆粕、水按比例混合后灭菌、冷却,将种曲按比例复配后接入物料中,培养制得成曲;4)发酵一定时间后加入外源酶;5)发酵、压榨、灭菌,得到成品酱油。本发明的酱油发酵工艺,采用具有较高的中/酸性蛋白酶活、果胶酶活、淀粉酶活的复配米曲霉同时引入外源酶进行发酵,能明显提高酱油AN、全氮利用率、原料分解率,减少酱油沉淀、改善酱油色泽、增加小分子肽占比、丰富酱油风味,同时明显降低酱油压榨和过滤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压榨高红亮指数的零添加酱油发酵 工艺。
背景技术
酱油产品的质量好坏由多种因素构成,特别是在不添加增鲜提味的食品添加剂下,就要 保证原汁原味的零添加酱油的高氨基酸态氮和鲜味。这其中,发酵菌种和原料是影响零添加 酱油质量最主要的原因,制曲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酶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酱油以大豆、小麦粉、麸皮等为主要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淀粉类物质。蛋白酶是 米曲酶分泌的重要酶,与原料分解率和蛋白利用率、氨基酸态氮含量、风味物质差异密切相 关,而这些均为决定酱油品质的关键指标,同时,蛋白酶降解大分子蛋白所释放出的游离氨 基酸、多肽等物质,可改善酱油的风味。淀粉酶类降解淀粉所产生的糖类物质不仅可改善酱 油口感,还能与游离的氨基酸进行羧氨反应,提升酱油色泽。而果胶酶的活性影响大豆细胞 壁的破环程度,细胞壁的破坏程度决定了细胞内溶物的释放,从而影响原料利用率和酱油沉 淀的产生。
因此,选择高中/酸性蛋白酶活、高淀粉酶活和高果胶酶活的米曲霉制曲发酵零添加酱油 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的单一米曲霉难以同时满足上述需求。
同时大豆等原料具有很高的植酸含量,植酸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够与金属和蛋白质 螯合,从而加剧沉淀的生成;其中酱油沉淀主要是蛋白质、多肽、多糖、色素、淀粉、矿物 质化合物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现有发酵过程难以将这些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分解得更彻 底,因此导致压榨和过滤难度高,酱油氨基酸态氮不高,鲜味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压榨高红亮指数的零添加酱油发酵工艺,采用 具有较高的中/酸性蛋白酶活、果胶酶活、淀粉酶活的复配米曲霉同时引入外源酶进行发酵, 能明显提高零添加酱油氨基酸态氮、全氮利用率、原料分解率,减少酱油沉淀、改善酱油色 泽、增加小分子肽占比、丰富酱油风味,同时明显降低零添加酱油压榨和过滤难度。最终保 证产品零添加酱油在不额外添加味精下的高氨基酸态氮和高鲜味。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易于压榨高红亮指数的零添加酱油发酵工艺,在制成曲过程中:采用米曲霉KD11 和X44的复配种曲进行成曲制备,同时发酵过程中加入外源酶。
米曲霉KD11,分类命名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保藏编号为:CGMCCNo.19626, 保藏日期为:2020年4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 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米曲霉X44,分类命名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保藏编号为:CGMCCNo.18104, 保藏日期为:2019年0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 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种曲按照KD11:X44=1~5:5~9进行复配。
种曲的接种量为1~4‰,外源酶的添加量为干物料的0.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