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4253.7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崔辉;唐渝茜;陈晓聪;周雨薇;赵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3/06 | 分类号: | C07D493/06;C07D311/78;A61P29/00;C12N1/14;C12P17/18;C12P17/06;C12R1/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4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真菌 来源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抗炎药 中的 应用 | ||
1.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式1~5任意一种情况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真菌种子液培养:将海洋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GZU-31-1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再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培养得种子液;
S2.真菌发酵培养:将步骤S1所得种子液接入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得发酵产物;
S3.粗提:将步骤S2所得发酵产物用甲醇提取,浓缩提取液,将获得的浓缩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粗提物;
S4.分离纯化:将步骤S3所得乙酸乙酯粗提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所得洗脱液旋干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再以凝胶Sephadex LH-20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即得到所述的杂萜化合物;
步骤S4中所述硅胶柱层析具体操作为:用乙酸乙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30%、40%、50%、60%、100%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梯度洗脱,收集20%~60%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液;
步骤S4中所述凝胶Sephadex LH-20层析所用的洗脱剂为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氯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葡萄糖0.3%,酵母提取物0.1%,蛋白胨0.1%~0.5%,琼脂1.5%~2.5%,氯化钠1.5%~4%,水补足至100%;
步骤S1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马铃薯20%,葡萄糖0.3%,氯化钠1.5%~4%,水补足至100%;
步骤S2中所述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大米:海水=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所述接种到斜面培养基后的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35℃、时间3~7天,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后的条件为温度28~35℃、时间3~7天;
步骤S2中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为25~35℃静置1~2个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以质量比计,葡萄糖0.3%,酵母提取物0.1%,蛋白胨0.5%,琼脂2.5%,氯化钠3%,水补足至100%;
步骤S1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马铃薯20%,葡萄糖0.3%,氯化钠3%,水补足至100%;
步骤S2中所述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比计,大米:海水=1:1;
步骤S1所述接种到斜面培养基后的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0℃、时间3天,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后的条件为温度30℃、时间3天;
步骤S2中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为28℃静置1个月。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杂萜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杂萜化合物抑制脂多糖刺激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细胞为巨噬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42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