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γ-谷酰胺甲胺合成酶的突变体,其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21942.2 申请日: 2021-02-27
公开(公告)号: CN113151199B 公开(公告)日: 2023-04-11
发明(设计)人: 齐佳琨;范超;刘军;洪皓;刘明;吴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9/00 分类号: C12N9/00;C12N15/52;C12P13/04
代理公司: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代理人: 刘晓琴
地址: 116600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热稳定性 谷酰胺甲胺 合成 突变体 编码 基因 氨基酸 序列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γ‑谷酰胺甲胺合成酶的突变体、其编码基因、氨基酸及在生产茶氨酸中的应用,具体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突变体;改突变体半衰期长,在提高了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同时,使酶的最适温度提高了10~15℃,并且该突变体不需要在缓冲盐溶液中就能发挥很好的催化效果,同时利用该突变体通过耦合多聚磷酸盐激酶的方法高效合成茶氨酸,该方法催化茶氨酸合成的同时可实现ATP再生,为酶法工业化生产茶氨酸提供有效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突变体,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γ-谷酰胺甲胺合成酶的突变体、其编码基因、氨基酸及在生产茶氨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L-茶氨酸(L-theanine)属于酰胺类化合物,是茶叶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茶氨酸为是茶叶香味和口感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对茶叶的风味和品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茶氨酸的性质较稳定,将茶氨酸溶液煮沸5min,或将茶氨酸溶于pH3.0的溶液中并在25℃下储放12个月,茶氨酸含量不变。因此在通常的食品加工、杀菌过程中,茶氨酸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且毒性试验中未发现其有毒性。

L-茶氨酸作为一种安全、集多种生理功能于一体的功能性活性因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行业。日本于1964年将以茶氨酸列为食品添加剂,作为调味剂和强化剂使用,使用过程中不作限制用量的规定。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1985年确认茶氨酸是一般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在食品中使用没有特定用量限制。2014我国卫生部批准茶叶茶氨酸为新食品原料,规定L-茶氨酸摄入量不得超过0.4g/d,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标准将L-茶氨酸批准为风味强化剂,不作限制用量的规定,韩国和中国台湾也批准L-茶氨酸为食品添加剂。

微生物酶法生产茶氨酸作为近年来较为经济和温和的方法,必将在未来产业应用中大有前景。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γ-glutamylmethylamide synthetase,GMAS)是一种能够催化L-谷氨酸和甲胺合成N-甲基-L-谷氨酰胺的催化用酶,该反应需要消耗ATP。专利CN201410316269利用大肠杆菌产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高效生产L-茶氨酸,在大肠杆菌中表达γ-谷酰胺甲胺合成酶基因,可以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生产茶氨酸,50mM限制底物,8h谷氨酸转化率达到69.8%;专利CN201510755912在大肠杆菌中表达γ-谷酰胺甲胺合成酶基因,可以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生产茶氨酸,150mM限制底物,转化率低于50%,生产周期长于30h,效率低,不适合工业生产。在CN201510973289中以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和磷酸激酶为催化剂,在咪唑溶液中以L-谷氨酸钠和乙胺盐酸盐为底物合成L-茶氨酸。100mL体系中限制底物最高200mM,转化率87%,反应体系较小,且咪唑为反应环境,对环境和成本均不友好。专利CN201880024038公开了一种使用以乙醛和丙氨酸作为底物生成乙胺的活性、以及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活性或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的微生物,能够在不从外部添加乙胺且不会蓄积、残留乙胺作为副产物的情况下高效地制造茶氨酸,但乙醛并不安全,此举并无太多益处。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虽然是更为优良的催化剂,但据已有文献报道或专利发明文件来看,其生产茶氨酸的效率并不高。阻碍微生物酶法生产茶氨酸效率的一个原因是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容易失活。从相关文献的报道来看,茶氨酸的生产速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符合酶的失活曲线,此为酶本身的性质决定。因此,如何提高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的热稳定性以及提高其生产茶氨酸的效率,为酶法工业化生产茶氨酸提供有效途径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突变体;并且,不仅在提高了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突变体的热稳定性同时,使酶的最适温度提高了10~15℃,并且该突变体不需要在缓冲盐溶液中就能发挥很好的催化效果,同时利用该突变体通过耦合多聚磷酸盐激酶的方法高效合成茶氨酸,该方法催化茶氨酸合成的同时可实现ATP再生,为酶法工业化生产茶氨酸提供有效途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1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