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1101.1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2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瑞;伊铜川;陈梅香;王维佳;徐刚;丁晨琛;华玟;李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M1/272 | 分类号: | G06M1/27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聂俊伟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害虫 实时 检测 计数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部分、害虫监测部分和图像识别部分;害虫监测部分至少包括光电计数装置、害虫收集器和图像采集装置;数据采集部分按预设工作频率驱动光电计数装置采集检测信号;在根据检测信号确定有害虫进入害虫收集器的情况下,数据采集部分驱动位于害虫收集器内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拍照,以获取目标图像;图像识别部分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以根据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害虫的检测计数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通过光电传感器和害虫图像同时进行害虫实时检测计数,避免以往只能凭借单一计数方式计数产生偏差时无法进行校对的问题,保障了计数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
背景技术
害虫的发生情况监测对农林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农林业病虫害监测主要是依靠人工定期巡查,大面积的农田林地人工巡查周期长,巡查过程随机性较大,不能长期的对虫害发生位置进行监测,增加了巡查结果的不确定性。在山林等人力难以到达的地方,害虫的发生情况更加难以巡查,致使不能及时的了解虫害的发生情况。
目前害虫监测大多采用光电式或图像式等单一方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数据单一,且在数据出现错误时,无法对数据进行校正。
光电式传感器监测易受外界自然光影响,而且采集到的数据用于直接判断害虫数量时,容易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偶尔一次的触发信号并不能保证一定有害虫进入
图像式害虫监测只能单一的拍摄害虫图像,没有对图像中的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图像中的靶标害虫与非靶标害虫混在一起,没有进行有效区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观察害虫的发生情况,对研究害虫的生存情况以及害虫可能造成的危害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本发明提供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部分、害虫监测部分和图像识别部分;害虫监测部分至少包括光电计数装置、害虫收集器和图像采集装置;数据采集部分按预设工作频率驱动光电计数装置采集检测信号;在根据检测信号确定有害虫进入害虫收集器的情况下,数据采集部分驱动位于害虫收集器内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拍照,以获取目标图像;所述图像识别部分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以根据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害虫的检测计数结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所述光电计数装置包括线性光源和以所述线性光源为圆心、呈弧形排布的硅光电池阵列;线性光源和所述硅光电池阵列设置于害虫落入通道的两侧;每次采集的检测信号包括多路硅光电池信号;数据采集部分按预设工作频率驱动所述光电计数装置采集检测信号之后,还包括:基于每个采样周期所采集的所述多路硅光电池信号,构建二维数组;对二维数组进行灰度图像处理,获取二维数组灰度图;采用边缘检测算子,对二维数组灰度图进行边缘检测,以判断在采样周期内,是否有害虫通过所述害虫落入通道进入害虫收集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所述数据采集部分还包括:卫星导航模块;在数据采集部分按预设工作频率驱动所述光电计数装置采集检测信号,或数据采集部分驱动位于害虫收集器内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拍照的情况下,数据采集部分还通过卫星导航模块获取时间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所述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还包括:环境监测部分;所述环境监测部分包括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降雨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所述害虫监测部分还包括害虫诱捕单元;所述害虫诱捕单元通过害虫落入通道与害虫收集器相连通,用于诱捕害虫。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害虫实时检测计数系统,害虫监测部分还包括翻转电机;害虫收集器的下底板为可活动翻板;害虫收集器的下底板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相连接;数据采集部分驱动位于害虫收集器内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拍照,以获取目标图像之后,还包括:驱动翻转电机以带动所述害虫收集器的下底板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1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