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0936.5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生;张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24;C12N15/63;A61K38/2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荣红颖;张洪生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病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预防、抑制或减缓胶质母细胞瘤的重组溶瘤病毒,其是对野生型腺病毒的改造,该重组溶瘤病毒基因组中包括表达E1A基因的元件和表达IL‑15基因的元件;表达E1A基因的元件包含:E1A基因的启动子,为Ki67基因的启动子;以及TGF beta2的5’UTR序列,位于E1A基因编码序列的上游、Ki67基因的启动子的下游;表达IL‑15基因的元件包含:IL‑15基因的启动子,为CMV启动子;以及SV40的polyA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重组病毒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重组病毒能够有效地杀伤胶质母细胞瘤,降低胶质母细胞瘤中VEGF的表达量,降低血管生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治疗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胶质瘤的重组病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Ki67核心启动子驱动的荷载IL-15新型双调控溶瘤病毒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的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是一种高度免疫抑制、血管增生和破坏性的恶性脑肿瘤。即使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者联合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仍然非常差。溶瘤腺病毒可以特异性地在胶质瘤细胞中复制,允许其携带的治疗基因表达。E1A是腺病毒复制的必需基因,其表达可由Ki67启动子调控,进而启动免疫治疗基因表达。然而,Ki67核心启动子驱动的荷载IL-15新型双调控溶瘤腺病毒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尚未研究,特别是通过转录后调控,及翻译水平调控溶瘤病毒的复制,提高溶瘤病毒治疗的靶向性和安全性,未有相关报道。
尽管经过了许多年的深入研究,胶质母细胞瘤仍然是一种难治的、致命的疾病。胶质母细胞表达多种与T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蛋白,导致T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1,2],而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信号如TGF-β和IL-10可诱导局部和全身免疫抑制[3]。尽管手术辅助放化疗,但患者预后仍不理想[4-6]。这些差的预后结果与极大程度的遗传和表型变异,以及治疗耐药有关[7]。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溶瘤腺病毒是一种治疗胶质瘤的新方法,它可以选择性感染并促进胶质瘤细胞的溶解,几乎不会损伤正常组织[8]。
Ki-67是一种与肿瘤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密切相关的核蛋白[9],它也是胶质瘤的典型增殖标志物。
IL-15是细胞因子4-α-螺旋束家族的成员之一,它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10]。尽管其功能与IL-2非常相似,但IL-15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IL-15增强了自然杀伤细胞,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的溶瘤活性,以及提高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11,12]。
参考文献
1 Chen Z,Hambardzumyan D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GlioblastomaSubtypes.Front Immunol.2018;9:1004.
2 Qian J,Wang C,Wang B,Yang J,Wang Y,Luo F,et al.The IFN-gamma/PD-L1axis between T cells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hints for glioma anti-PD-1/PD-L1 therapy.J Neuroinflammation.2018;15(1):290.
3 Xu S,Tang L,Li X,Fan F,Liu Z Immunotherapy for glioma:currentmanagem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Cancer Lett.2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0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