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集电区双扩散的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8622.1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有民;王清波;赵杰;卓青青;温富刚;王成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08 | 分类号: | H01L29/08;H01L29/06;H01L29/735;H01L21/331;H01L21/265;H01L21/26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集电区双 扩散 高厄利 电压 横向 pnp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电区双扩散的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该晶体管通过在P型集电区的侧壁和底部设置一层磷杂质基区,因磷杂质的扩散系数高于硼杂质的扩散系数,在后续集电区退火再扩散过程中N型杂质(磷杂质)和P型杂质(硼杂质)双扩散,提高横向PNP晶体管基区在集电区一侧的N型杂质浓度梯度,而在发射区一侧N型杂质浓度不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体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集电区双扩散的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厄利电压是表征双极型晶体管基区宽变效应的参数,对双极晶体管而言,厄利电压越高,其抑制基区宽变效应的能力越强。
参见图1和图2,在传统双极集成电路生产中,横向PNP晶体管集电区和发射区的P型杂质掺杂与NPN晶体管的基区同层次进行,即形成NPN晶体管的基区的同时进行P型杂质掺杂形成横向PNP晶体管的P型集电区和P型发射区,外延层作为横向PNP晶体管的N型基区,通过引线最终实现横向PNP晶体管结构,在晶体管的表面会覆盖一层二氧化硅层,作为金属引线与晶体管掺杂区之间的绝缘层,以避免晶体管不同掺杂区之间通过金属连线产生短路。
与NPN晶体管相比,传统横向PNP晶体管的厄利电压较低:当PNP晶体管CE电压增大时,CB处于反偏状态,由于横向PNP晶体管P型集电区浓度远高于N型集区,CB结空间电荷区主要向N型基区扩展,导致横向PNP基区宽度快速减小,基区宽变效应显著导致晶体管厄利电压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集电区双扩散的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横向PNP基区宽度快速减小,基区宽变效应显著导致晶体管厄利电压偏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集电区双扩散的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包括N型外延层,N型外延层中设置有发射区和P型集电区,发射区被P型集电区围绕;所述P型集电区的侧壁和底部均被磷杂质基区包裹;所述发射区和P型集电区中注入有硼杂质离子,N型外延层中注入有磷杂质,磷杂质基区中的磷杂质浓度高于N型外延层中的磷杂质浓度。
一种上述的基于集电区双扩散的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N型外延层上制备二氧化硅层;
步骤2,在二氧化硅层的表面涂覆光刻胶,光刻形成P型集电区的窗口和发射区的窗口;
步骤3,对P型集电区的窗口和发射区的窗口同时注入P型硼杂质离子;
步骤4,对P型集电区再次注入N型磷杂质,得到过程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
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过程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进行退火后,形成最终的高厄利电压横向PNP晶体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优选的,步骤3中,注入P型硼杂质离子后,去除二氧化硅层表面的光刻胶,然后再次涂覆一层光刻胶,再次通过光刻形成P型集电区的窗口,然后进行步骤4。
优选的,步骤2中和步骤3中光刻胶的厚度均为1.3μm。
优选的,步骤2和步骤3中,在形成P型集电区的窗口和发射区的窗口前,通过曝光和显影在光刻胶上形成相对应窗口的图形。
优选的,步骤3中,注入P型硼杂质的能量为60keV,注入剂量为4E14cm-2;步骤4中,注入N型磷杂质的能量为120keV,注入剂量1E12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8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