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7763.1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正森;魏闻;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倍诚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4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离 方法 | ||
1.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4)通入外筒(1)和不锈钢浮筒(2)之间的夹层(3)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4)排出;
S2、当液相流入外筒(1)底部与不锈钢浮筒(2)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2)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2)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2)及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8)从外筒(1)底部的排液口(12)排出;
S3、液相在从排液口(12)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2)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2)的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球形堵头(11)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的圆形通孔(8),恢复线性密封;
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12)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12)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2),外筒(1)与不锈钢浮筒(2)之间设置有夹层(3),外筒(1)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4),上定位针支架(4)上开有上定位凹槽(5),上定位凹槽(5)贯通上定位针支架(4),外筒(1)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6),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开有下定位凹槽(7),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8),圆形通孔(8)与下定位凹槽(7)连通,不锈钢浮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5)相适配的上定位针(9),不锈钢浮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7)相适配的下定位针(10),下定位针(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8)的球形堵头(11),外筒(1)的底部开有排液口(12),排液口(12)与圆形通孔(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胶密封头(6)包括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为一体成型而成,圆形通孔(8)位于圆柱段(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针(9)的长度与上定位针支架(4)的长度相同,下定位针(10)的长度与下定位针(10)支架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浮筒(2)的上端呈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凹槽(5)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下定位凹槽(7)的横截面呈矩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为不锈钢外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浮筒(2)的下端呈圆弧状,不锈钢浮筒(2)下端的弧度大小与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弧面段(14)弧度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倍诚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倍诚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77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轨移动机构及电网巡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级节流膨胀自动排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