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洞拱锚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7200.2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宗敦峰;杨芳;谭晓波;郭文斌;杨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21D20/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614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洞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洞拱锚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拱锚施工台车就位;b、拱架安装;c、锚杆作业,拱架安装台车退回,锚杆作业台车前移至工作面,锚杆钻机沿环形轨道移动并完成钻孔;锚杆装填后,将水泥浆注浆装置的接口安装至锚杆机的注浆口上,完成锚杆注浆工作;d、钢筋网安装;e、重复步骤a‑d,继续完成下一周期作业,直至完成隧洞拱锚施工。本发明能够完成隧洞全程初期支护作业的拱架安装、打锚孔、装锚杆及注浆一体化施工,实现少人自动化工作,节约了施工更换设备的时间,保障了初期支护作业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整个施工过程简单可靠,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洞拱锚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围岩垮塌、突水带来的工程安全隐患,初期支护作业施工人员安全保障措施有限,而现阶段的拱架安装、打锚孔、装锚杆及锚杆注浆作业多是由人工操作完成,所需施工人员较多且作业危险性较大。随着施工智能设备的发展,目前最为先进的设备是以汽车底盘为基础的多臂支护施工设备、锚杆钻孔设备以及注浆设备分别操作,可人工操作多臂抓取拱架安装,空中进行连接,需要多人同时作业才能完成。此种方法各设备同工位轮换作业周期较长,需要施工人员较多,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施工效率还有所欠缺。就目前的施工设备而言,离真正实现智能一体化、少人乃至无人的多功能施工设备还有一定的差距。
公开号为CN 201344039,公开日为2009年11月11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锚杆台车,其特征在于:锚杆台车主要设有本体、锚固部、 料斗、刮板运输机、履带行走部、二运回转台、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履带行走部固定在本体下部两侧,刮板运输机固定在本体中部,料斗铰接在刮板运输机前端,锚固部固定在本体上部前端,跨在本体上部和两侧;液压系统中的泵站及油箱固定在本体的后方两侧;二运回转台通过销轴铰接在本体最后端。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锚杆台车,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安装两台顶锚杆钻机与两台侧帮锚杆钻机,可施工整个巷道断面的锚杆、锚索,还可根据不同巷道要求打不同排距、角度的锚杆、锚索。但是,无法实现隧洞初支作业过程的拱架安装、钻锚孔、穿锚杆和锚杆注浆一体化作业,影响整体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隧洞拱锚施工方法,本发明能够完成隧洞全程初期支护作业的拱架安装、打锚孔、装锚杆及注浆一体化施工,实现少人自动化工作,节约了施工更换设备的时间,保障了初期支护作业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整个施工过程简单可靠,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洞拱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拱锚施工台车就位,拱锚施工台车运行至台阶开挖面后,台升机构将台车架整体抬升,继续向前行走抵达上台阶面,拱锚施工台车就位后,锚固件锚固在地面上,拱锚施工台车进入工作状态;
b、拱架安装,拱架顶升机构将拱架顶升并组拼拱架,拱架各拱段安装完毕后,将拱架顶升至拱锚施工台车顶部,拱架安装台车运行至拱锚施工台车尾部,从拱架顶升机构移接拱架,拱架安装台车运送拱架至拱锚施工台车前端,拱架开始安装;拱架顶升机构顶升拱架至安装位置,拱架开合机构撑开拱架至预定尺寸,底部垫预制块,拱架安装台车上的焊接机械臂沿环形轨道移动至拱架分段连接处,完成拱架分段处焊接;
c、锚杆作业,拱架安装台车退回,锚杆作业台车前移至工作面,锚杆钻机沿环形轨道移动并完成钻孔;填锚机械臂抓取运锚小车上的锚杆装填至锚杆机的锚杆槽内,当锚杆钻机一个孔钻孔完毕钻下一个孔时,锚杆机开始工作完成已钻孔的锚杆安装作业;锚杆装填后,将水泥浆注浆装置的接口安装至锚杆机的注浆口上,完成锚杆注浆工作;
d、钢筋网安装,采用步骤b拱架安装方式安装钢筋网,通过焊接机械臂完成锚杆与拱架、锚杆与钢筋网及拱架与钢筋网之间的焊接;
e、重复步骤a-d,继续完成下一周期作业,直至完成隧洞拱锚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7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